海外学者热议中国全面深化改革(3)

摘要: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关注中国经济的海外学者注意到,中国正在积极自我调整,经济不断呈现出新变化。从长期来看,改革不仅将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将使全球受益。

此外,巴尼特建议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推行养老和医保改革有助于减少人们的预防性储蓄,也有助于刺激消费。

“当然,不一定每项改革都要直接瞄准刺激消费这一目标,只要能促使资源合理配置,并减少抑制消费的市场扭曲现象,国内消费自然会提升,”他表示。

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巴尼特说:“这归根结底是寻找一种平衡。任何市场经济体都离不开必要的监管。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不要监管。比如,监管到位对于金融体系来说就十分重要。恰当的货币政策不仅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也有助于控制金融风险。”

3

(图片: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肖钢,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项俊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等五位嘉宾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关于如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巴尼特表示,要推进金融改革,让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此外就是开放服务业,在国企占主导的领域引入竞争等。“这些改革所释放的潜能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巴尼特在IMF网站的博客里曾发表《慢即是快》一文。文中说,对中国经济减速不必过分担忧,中国需要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以使得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中国目前更加重视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的刺激政策,表明中国领导层对于推进更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决心。(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