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者:中国是重要的“全球参赛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全球参赛者”,中国的任何举动都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
郑永年说,从2008年以后中国一直是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来源。去年中国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他认为,中国已经增长到一定阶段,以后一定会有很多令世界惊讶的表现,“因为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增速稍微高一点,影响都很大”。他举例说,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就业情况反而更好,表明服务业等各方面都在发展。
郑永年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太差,当然下行的压力也会有。他说,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不够好,中国的结构转型也在进行中,中国如果能够从以前出口导向的经济体成功转向内需导向的话,对世界的贡献将更大。
郑永年非常认同中国政府简政放权的政策努力。他说:“中央政府是顶层设计,但是改革的主体还是地方,还是企业,还是社会,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中央来改。所以说,如果不放权,不给地方企业受惠,很多积极性都调动不起来,改革还是走不动。”他认为简政放权还应更快一点,市场化更快一点,使得企业、地方、社会有足够动机实施改革。
郑永年主张,中国金融改革实际上要结构先行。因为中国现在实际上金融领域主要是国有银行业垄断,中国只有大银行,没有中小型银行。中国大型国有银行贷款的对象就是大型国有企业,中国现在的制约就是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不力。应允许中小型民营银行发展,贷款给中小型企业,社区的微型银行贷款给微型企业。
郑永年认为,民生问题决定了中国下一步改革成败。“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关键要看是怎样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如果带来了共同富裕,才是好的。如果经济发展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发展就不会稳定。”他强调,改善民生问题更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MF专家:中国产业升级利好世界经济
“中国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门地区主管史蒂文·巴尼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巴尼特表示,中国是全球消费和需求的最大贡献者,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将朝着全球产业链的更高端迈进,这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