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声案例】
【事件介绍】
女记者深圳街头假摔测试行人扶不扶
据《深圳晚报》报道,自从央视马年春晚播出小品《扶不扶》后,“扶不扶”已经成为今年热词。在深圳,就在上周,发生了两起现实版《扶不扶》。2月17日白天,一名女子晕倒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而死。2月18日下午2时40分,一名女子突然瘫软在地铁上,很多乘客自发扶起急救,她幸运地清醒了过来。扶还是不扶?管还是不管?这的确是个问题。
2月27日下午,该报派出三路记者,分别前往深圳4个区的8个不同类型地点进行现场测试:看看危难之时到底有多少人、在多长时间里施以援手。
经过一番实地体验、调查,记者记录下了心路历程,这番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假如有一天是你自己倒在路边,你是多么希望在生命关键时刻有人拉你一把。并表示,但愿策划的这组报道能给广大市民以警醒,社会需要热心肠。
测试地点南山区海岸城站
“没人过来扶,我能理解”
测试者:李华峰
性别:男
年龄:24岁
结果:前后过程持续了近3分钟,有人拨通了120急救电话,但自始至终没有人扶。
心路历程
假装肚子不舒服,我在天桥上没走几步便突然晕倒在地上,我听到人们围上来,他们一直在讨论。其中有人询问,“小伙子,你怎么了?”这期间,我心里一直在嘀咕着:“怎么还没有人过来扶?”也能理解大家的内心想法,谁都不想“惹事”,选择报警也算是明智的做法。
市民反应
李华峰倒地后,走在前方的一位大妈听到“扑通”一声后,立刻转身到他身边,问道:“小伙子,你怎么了?”而后,围观的路人逐渐增多,约八九个。还有近20个过往路人用眼睛斜视一下就离开,有的甚至装着没看见绕道避行。
围观期间,大家对李华峰的跌倒议论纷纷,还有人蹲下询问了他的情况,但一直没有上前扶起他。一位中学生用手机拨通了120急救电话。正要报出地址时,李华峰立刻站起来制止了该同学。
测试结束,围观人员得知“真相”后散去。
测试地点华强北站
测试者:佟艳婷
性别:女
年龄:23岁
结果:7分钟后被市民扶起
“被扶起的那一刻,鼻子有点酸”
心路历程
倒在地上的那一刻,我的手碰到了水泥地,擦破了皮,水泥地有点凉,特别希望有人能扶我一把。渐渐地,听到周围人群越来越吵,恍惚间,听到有人在打120。“兰海路,兰花的兰,有个女孩子晕倒了”,心里一暖。
不久,一个温柔的男中音传来,“妹子,怎么了?”“我不舒服,心慌。”“哦,心脏不好,那不能乱动,找下手机赶紧给家人打电话”。接着,我被人慢慢地扶起来。那人从我随身的包里翻出急救药品,喂了两口水,“慢慢喝,别呛着了”。
被扶起的那一刻,鼻子有点酸。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巷子,在车水马龙的路上,当需要救助的时候,哪怕是一句问候,一个简单扶起来的动作,都让人倍感温暖。事后,我真诚地感谢这位好心人,他不仅是“救”了我,更是在拯救着这个社会的良心。
市民反应
兰海路是一条略为僻静的横街,人流量不算大,步行的、拉货的、开车的缓缓经过,很多人都看到了倒下去的女记者。有人在指指点点讨论;有人假装没看到大步走过;也有几个人经过后,回头张望,拿出手机拨打报警电话。
女记者倒在地上7分钟,在这期间,经过的大概有40多人,最后有3人选择报警,一人上前扶起“病人”。
“我是山东泰安的,我们那边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从事外贸工作的扶人者解思俊说,他帮人从来不会考虑那么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