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逃票哥”自导自演的这一系列闹剧,把自己的德行暴露于网上,公之于众,相信任何人都会判断出陶某的硬伤在哪儿。诚如认证为闸北公安分局警察的网友所言,政府部门特别是公安系统,不应录取品行有亏的候选者。
其实,这不单单是网友的观点,更是公务员招录的必要条件。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和《2014年度上海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告》中,均要求报考者“具有良好的品行”。而且,上海已将地铁逃票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因为地铁逃票造成个人诚信不良记录,不能报考公务员、不能当教师、不能进入大企业工作。“逃票哥”陶某恰好撞上了这方面规定,逃票的“污点”或许真的要影响其公务员梦。
也有人同情陶某,相信陶某后来微博所称“自己其实买了票,‘可以去铁路局查订票信息’,但乘过了站”。认为情节可以原谅。在我看来,如果是身无一分的贫困学生或偶然遇意外无法付票款,而有一次逃票,或许可以原谅,但陶某不是这种情况,即便真的“乘过了站”,也不是逃票的理由。而且,陶某所报考的职位,就需要具有诚信素养,试想,一个连坐车都逃票的人,让他去当公务员掌握公权力,谁又能放心?
陶某因逃票影响录取公务员,不管结果如何,其本人和公众都应该反思这样一个现象:很多时候,我们所以违反规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小,以至于把违规当成了习惯。而政府把个人生活中的不良行为纳入信用系统,并且和其他利益相关的社会生活联动,有益于形成整体遵规守纪的环境。这是个好现象,只有每位公民都像鸟儿爱惜羽毛一样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这个社会才会健康有序。
陶某是否真的逃过票、超速闯红灯,相关部门核实后会有答案的,但陶某本人不能等这个结果后才醒悟,应该放下心情,放下辩解,赶紧调整心路,补补诚信这一课,这不光关系自己能否实现公务员梦,更是终生需要打牢的素质与品行。
我们向往诚信社会,我们呼唤诚信社会,每个人都讲诚信,就不会出现逃票这类的事例。每个人都讲诚信,就会形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人们的相互信任提高了,就不会出现见面犹如陌生人的尴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讲诚信,为诚信社会的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某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诚信是我们的通行证,我们应该握紧这张通行证。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