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文明担当

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文明担当

公共外交存在外交层次——公共外交、战略层次——战略沟通、文明层次——文明对话三种形态。中国周边公共外交,尤其是东亚公共外交,应消除近代以来民众认知的时空错乱,亦即传统上以中国为中心的纵向等级秩序与西方传来的以主权国家为核心的横向秩序之间的矛盾,着眼于通过文明对话塑造现代东亚文明意识。与此同时,中国应复兴传统文明,实现全球化时代的文明转型,推动创新人类文明,争取周边国家对我文明道统的认可,这是以“亲、诚、惠、容”为四大支柱的周边公共外交的文明担当。

“中国是一种文明,但假装为一个民族国家”。这是美国汉学家白鲁恂的著名论断。因此,中国的公共外交,就不只是一个国家的行为,而应包括外交、战略、文明三个层次。

公共外交的三层次

外交层次。着眼于外国普通民众,主要使命在于解释内政与外交政策、提升国际形象、发挥和培育软实力。这是公共外交作为外交的份内职责。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外交,比较符合这一层次,其中对外援助和正确的义利观分别是其重点和难点。

战略层次。战略沟通(strategiccommunication),着眼于外国精英,主要使命在于取得战略理解、塑造战略共识。和平崛起、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典型的战略沟通。因为中美存在结构性矛盾,战略互疑是关键,民众认知受制于精英塑造,对美公共外交的着眼点尤其应放在战略沟通、形成战略认同层面。

文明层次。文明的对话与交流,着眼于挖掘中外社会集体记忆与文化意识的共同点、包容性,形成和而不同、殊途同归的社会共识。 公共外交的精髓是对话而非告诉(inform),而对话的理念是双向沟通,是分享观念,而非单向输出观念。这一点,对于周边国家和文明古国,如欧洲与中东地区,尤其如此。对周边公共外交的重点是文明对话,恢复东亚文明道统;对其他文明古国,则着眼于借古喻今、推动文明互鉴与和谐。

这三个层次,体现了中国公共外交的“三个世界”理论:对第一世界(美国),战略沟通为主;对第二世界(周边、欧洲),文明对话为主;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公共外交为主。因此,可将中国公共外交图谱归纳如下表。

层次

形态

重点

难点

对象国

外交层次

公共外交

对外援助

正确的义利观

发展中国家

战略层次

战略沟通

战略共识

减免战略互疑

美国

文明层次

文明对话

道统、和谐

借古喻今

周边、欧洲、中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