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中国巨轮借新一轮改革东风扬帆起航的这个春天里,世界看到了中国对于改革难题的清醒认识,看到了中国落实改革蓝图、创新求变的坚定信心、务实态度和切实举措,也看到了中国改革对于世界的积极意义。
中国改革凝聚共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最好地验证了这一点。
“在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拒绝变革的国家比比皆是。但中国是改革最积极的国家,因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这个共识是中国改革最有利的因素,”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这样评价道。
对于中国改革的举措,阿根廷“亚洲与阿根廷”战略咨询公司经济学家古斯塔·希拉多认为“切中时弊”。“中国政府很合时宜地提出了多个关键领域的改革,涉及垄断行业、土地、金融、财税体制、开放市场、政府简政放权、国有资产、加速创新和生态文明等,这些都将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打破落后的旧体制,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体制。这个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
“中国的改革将会触动一些利益群体,他们可能不希望改变现状,并为改革进程制造障碍,”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主任拉赫曼说。
中国改革已到了关键阶段,西班牙学者胡里奥·里奥斯指出,“停滞就等于后退,但前方道路曲折不明,因此必须保留让改革坚持到现在的关键原则:总结经验、务实主义和机动灵活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