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力求提质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必须顺应改革的要求。
在近来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下,新兴市场再受冲击,国际上又传出中国经济将要“硬着陆”的言论。在此背景下,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则有影响经济转型之虞,过低则会进一步挫伤市场信心。
“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体现出维持足够增长态势以防止改革偏离轨道的需求,也有创造足够资源来应对增长过程中问题的考虑,”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普拉萨德注意到了中国政府在制定目标时的缜密思考。
阿根廷经济学家希拉多认为,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增长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保持合理的增速是必要的,同时考虑到世界经济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的现实情况,适当降低增速也是必要的。
“中国不能承受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了,因为要想达到这一速度需要依赖旧的发展模式,但这显然已经不适合中国,”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朱利亚诺·诺奇说,“中国经济如今需要以一种慢一些但更高质量的速度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民生问题决定了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成败。这是因为,光有经济发展不够,如果在发展中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这样的发展就不稳定。经济发展要带来共同富裕,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
“加强社会保障、反腐、改善收入分配、环境治理、新型城镇化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正面效果,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日。”辜学武的看法乐观而冷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