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我国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一个现象:“生产”与“安全”的悖论。为追求政府GDP指标,生产企业全力以赴投入生产,结果安全事故频发。发生安全事故之后,企业停产整顿又影响了GDP,于是政府又放松整治,企业又投入生产。我省“安全发展”战略的提出,就破解了常常困扰在政府面前的“生产”与“安全”的二元悖论。本文试图在安全发展战略与政府执政理念的关系、安全发展战略在生产企业如何落实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安全发展战略——彰显政府现代化治理理念
安全发展战略,体现政府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社会保持正常运行的重要动力,“发展是硬道理”。当前省委、省政府提出安全发展战略,这是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提出的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观点遥相呼应。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上更加自觉,标志着我们对发展思路的进一步调整,也标志着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
安全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一个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和谐发展,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自身控制规律,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生物圈的稳定和繁荣。
安全发展战略,契合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要求。生产安全也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事业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推进,转变政府职能,要厘清政府与企业的权力边界,但是政府职能并没有弱化,而是更加强调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共安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公共产品。企业生产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来提供,但政府应该占主导地位。
安全发展战略,体现社会协同治理格局。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安全发展战略,是将安全问题纳入整个社会治理中,是一种“大安全”思维,为实现“大安全”,从顶层设计上构建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这样才能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