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塑造未来竞争力(3)

教育改革:塑造未来竞争力(3)

摘要:对此,俞敏洪建议,有关部门应限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全面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项歧视性政策,调整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办学标准,创造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享有同等待遇和权利。

  扶持民办教育

在政府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如何调动市场的力量,积极扶持民办教育,进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一直强调探索建立健全加快民办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但实际情况是,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待遇保障等方面,民办教育仍然面临诸多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2012年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包括完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制度、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保障民办学校学生权益、完善民办学校税费政策、支持高水平有特色民办学校建设等。

但俞敏洪在办理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改制时的亲身经历中发现,《意见》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很多政策没被执行。俞敏洪举例说,《意见》明确“民办学校设置,执行同类型同层次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但事实上大学设立的审批条件对民办大学和公立大学办学执行的还是两套标准——公立大学无论校园大小都可以获批成立,而民办大学则要求至少有500亩地才能获批成立。

此外,在师资、生源等方面,现有政策也不时让投身民办教育的俞敏洪感觉“被歧视”。在俞敏洪看来,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应该由公立教学体系和民办教学体系共同组成,二者应当平等获得政府扶持,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把资源倾斜给公立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与俞敏洪意见相同。刘雪荣说,民办教育办好了,不仅为当地扩大了教育资源供给量,而且也是在帮政府分担责任,对于民办教育,应保护其合法利益,使之与公办教育享有同等待遇,并逐步将公办教育作为政府保基本民生需求的兜底角色,而让民办教育特色化发展,在加强监管的情况下,鼓励民办教育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优质教育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对本刊记者分析说,以她熟悉的民办高等教育来看,相关支持政策措施难以落地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关部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模式等,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

秦和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要求“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支持政策体系提供了依据。在这个方向下,一要明确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应体现在质量上,也就是说,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应当有若干所高水平民办高校,打破公办高校一统天下的格局,进而带动公办高校改革创新。二要进一步突出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明确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扶持其发展壮大不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而且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三要明确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切实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就能真正打消政策层面的顾虑,把改革的政策风险降到最低,扫清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障碍。”

对此,俞敏洪建议,有关部门应限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全面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项歧视性政策,调整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办学标准,创造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享有同等待遇和权利。

经济学家成思危有言,中国的教育就像一只鸟,它的双翼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它的双腿是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双翼都健壮才飞得高,双腿都健壮才跑得快。可以期待,当公办教育均衡发展、质量提升,民办教育各显身手、丰富多彩之时,教育改革才会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进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