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2)

摘要:现在上百个国家的教育部长有一个共识,就是21世纪高等教育不再是仅仅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高端技术人员以及政界等精英人才,而在于培养负责任的公民,而且要把高校变成方便这些公民进入、离开,不断进修学习、充电的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点

总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管理方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对此,我们从以下四个层面来深入领会。

(一)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第一,切实推进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第二,营造重视体育美育的制度环境。习总书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测评,感到很是担忧。学生们的营养状况改进了,身高改进了,体重改进了,但是肥胖检出率有点高,视力不良的检出率,我国现在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第三,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说,全球范围内成功的职业教育体系没有政府自己办的,都有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而且很多国家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办的成功,是跟学校教育与学徒教育紧密连接分不开的。这次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讲得也非常集中,就是要创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机制,促使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二)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公平仍然会聚焦在机会公平、公共资源配置公平和制度规则公平这三点上。

第一,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我国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要从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开始。我们先来看美国,它的择校是典型的不收费。但是,其前提是公办校的好中差来源于学区收的财产税。富人区收的财产税多,公立校办得非常好,因此都往那挤;穷人区收不上财产税,政府补贴办的差学校,也还是没人愿意去;中产阶级区收的财产税不多也不少,办得学校中等亦或有中等偏下、中等偏上的。那么,想择校,怎么办?到富人区学校。想要到那儿注册上学,不需要交择校费,你只要拿出在这个地方有房产的证明,或者在这儿租房子的证明即可。这就是美国的择校方式。就是你交完了财产税,相当于你应该享受到这样一个好的教育资源。但是,中国整个的财政结构不是那样的一个状况,所以我们也不能鼓励这样一种义务教育阶段的两极分化状况。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是要交择校费的,而且有的收的很厉害。主要是因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重点校、重点班,还没有完全抹平,造成了大家争相进入。早在2006年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就已经说了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可是,七、八年过去了,好多地方择校还是依然非常火,由此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如果我们能够把所有的校长、教师像日本、韩国那样,定期轮换起来,在区域内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条件标准化,把原来历史遗留下来的那些个重点学校跟薄弱学校全挂起钩来;进到学校之后,随机编班、随机编老师,采取完全抽签的方式,由家长在旁边监督;由此,对于破解时下义务教育择校难的问题,就能够釜底抽薪,标本兼治。那么,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呢?我们打算到2020年。最难的可能是北京、天津、广州,还有一些特大城市,一共有19个城市是重点。其实,现在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数已经超过三分之二,因此到县级这个区域内,是没必要去择校了。

第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因素十分复杂,既与义务教育后升学制度体系、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观念有关,也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状况相关。为此,《决定》强调指出,“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比如,教育部规定,小学一到三年级不留作业,四到六年级留一个小时的作业。小学就近入学,按照学区划片,小升初包括九年一贯直升,这些都不与特长挂钩。

第三,加强扶持困难群体,做好困难地区的教育。其一,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让家境贫寒的孩子有上升通道;其二,建设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即是用现代化手段、信息化手段提高优质资源的共享程度、覆盖范围,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

(三)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为龙头,优化教育体系和成才通道。文件用了整整一个自然段来说,从义务教育一直到大学后,整个升学成才的通道。可以说,设计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其一,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招生在考试内容、录取方式和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分开,使部分学生从中考和高考的竞争压力中解放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其目的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扩大就业的实际需求,紧密配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做好准备。

其二,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在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内容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逐步形成考生与学校之间双向多次选择机制。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办法,为品学兼优、具有特殊才能和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入学方式。

其三,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将来本科高校会有一个联盟,高职院校会有一个联盟,成人高校也有一个联盟。加盟的学校在对课程进行评估、实际考察的基础之上,互相认可学分。适当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通道,高职院校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对口进入本科高校相关专业学习。将来还有望开拓学分银行的通道,即人们的工作经历,平常的业务进修、在职学习等,都能够折合成一定的学分累积起来。如此,就打造出一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讲一个事例。我们去德国、去瑞士,看到那个地方的中职生很少有女的。就问,女孩子都到哪儿去了?回答说,女孩子都上大学去了,上完大学以后,回来嫁这些中职生。因为中职生得到的工资非常高,他们有手艺,很快就能就业,养活一大家子是没有问题的。而身为大学生的母亲在家里养育两到三个孩子,根本不用为他们孩子的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发愁。可是,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暂时还学不来。但是,现在在我国没有什么特色的一般本科生,其就业工资起点越来越低,而那些抢手的中职生或者高职生的工资起点,远远地超过了前几年。一个月三千块钱的工资水平,随便找一个大学生就能雇上,但是,要找一个熟练的中职毕业生,就不见得能够找得到了。在我国每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那些中职生或者高职生,都被年薪三五十万的用人单位抢走了。

今后我国这种成才的通道,终身学习的通道,肯定会打造得更加完备,由此给大家的成长、成才带来更大的前途和希望。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