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阅读“功力”展示于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我们这一代人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
习近平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爱讲“大白话”,他不仅将这种接地气的语言风格运用在国内讲话中,还将其带到国外的演讲场合中,同样使听者印象深刻。
他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表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文明冲突”。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上才知道”来阐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有分析家指出,这样的语言没有高调和口号,也没有任何豪言壮语,而是一种近乎谈心式沟通交流,让人产生真实的感受。他在坦桑尼亚演讲时,一开口用“哈巴里”打招呼,用“阿桑特民萨那”来谢谢大家,在细节处体现一位大国领导人的亲民风彩。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4月2日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