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变革而愈显其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是由于雷锋精神属于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由于“学习雷锋好榜样”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持之以恒的道德实践。当代雷锋孙茂芳,坚持学雷锋50年,雷锋精神已深深融入他的精神世界和日常行为之中。“让雷锋精神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道德丰碑”,正是他的价值准则和精神支柱。在全民族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像孙茂芳那样,始终追求高尚道德理想,坚持不懈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传播价值观正能量,不断提升人的伦理境界。
一、追求高尚道德理想矢志不渝,50年价值坚守证明雷锋精神生命常在
雷锋精神是一种追求高尚道德理想的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不懈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使之成为如同仰望星空、眺望灯塔般的人生理想。孙茂芳与雷锋是同代人,在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年代参军入伍,“接过雷锋的枪”,攀登雷锋精神的高峰,从此开始了50年如一日的学雷锋之路。孙茂芳同50年来千千万万个学雷锋先进模范人物一道,有力证明了雷锋精神没有过时、没有贬值、没有边缘化,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精神源泉和强大精神动力。
雷锋精神不仅能用短暂的生命奋力践行,而且能用漫长的生命默默坚守。雷锋以22岁的青春年华,书写了雷锋精神的光彩华章。如果没有意外事故导致以身殉职,雷锋能不能一辈子保持高尚的道德追求、恪守“无限的为人民服务”誓言?雷锋没有机会作出回答,但孙茂芳用自己学雷锋50年不变其志、不改其节、不悔其道的行为,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劳累繁忙丢不掉,冷嘲热讽压不垮,名利浮华撼不动,孙茂芳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道德模范”。这是因为雷锋精神并不仅仅属于雷锋个人,而是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全体人民。雷锋精神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根基,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伦理规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深深融入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人民的道德基因之中。坚守雷锋精神就是秉承人的道德良知、顺应内心的道德呼唤、奉行民族的道德认同,是一种坚定的道德定力。
雷锋精神不仅能在以往年代闪闪发光,而且能在当代中国大放异彩。雷锋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雷锋成为国人学习景仰的新社会楷模。半个世纪过去了,世界和中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变化,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雷锋精神还能不能成为新时期的精神坐标,与时俱进的民族还需不需要雷锋精神的心灵镜鉴?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深入解读雷锋精神的实质与内核,揭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协调性、一致性、统一性,说明雷锋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经典样本;需要认真考察雷锋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力和需求度,特别是从那些忠实践行雷锋精神的先进分子对社会风气的感召力量、从广大群众对学雷锋标兵的渴望心理当中获得支持。被誉为“京城活雷锋”的孙茂芳,职务不高、收入不多、资源不丰,但却凭借自己一件件做好事、一个个帮助人、一年年做下去的无数善举义行,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和钦佩,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自问和深思,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学习和支持。雷锋永远活在群众心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活的雷锋,如郭明义、孙茂芳等,在传承雷锋精神,在播撒人间挚爱、世上真情。
雷锋精神不仅能成为敬业守法的道德准则,而且能成为理想升华的人生追求。雷锋是一个好工人、好战士、好班长,他是遵守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模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心地纯洁、阳光乐观。孙茂芳50年人生学雷锋,经历了青年、中年、老年不同的人生阶段,三十立志学、四十不惑学、五十命定学、六十静心学、七十从心学,几十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没有改变一颗淳朴的“雷锋心”;经历了从战士到干部、从基层干部到医院领导、从在职工作到退休生活不同的角色变化,地位变了学雷锋的动力没有变,人变老了学雷锋的标准没有降。孙茂芳50年学雷锋,愈经岁月磨炼愈得雷锋精神真谛,这就是学雷锋不仅仅是职业的要求、进步的需要,而且是追求崇高、美化心灵、完善道德的理想人生追求,是在服务人民、造福群众、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过程中逐步超越“小我”、提升人生境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