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追求高尚道德理想感召社会,50年模范践行促进雷锋精神滋润大地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国精神的一个符号、代表和象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传承、弘扬和丰富。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成长,神州大地响彻雷锋之歌;一代代中国人托起了雷锋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永恒的青春、活力和美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当前,一个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正在全社会兴起,孙茂芳正是追求高尚道德理想、坚守崇高价值境界的时代典范。学习孙茂芳,就是要使全民族涌现出更多的当代雷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准则。
倡导党员干部的模范道德实践,增强雷锋精神吸引力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就是最有吸引力说服力的价值导向。孙茂芳没有多少豪言壮语,更多的是一次次的倾情付出;没有什么高深的伦理思想,更多的是一天天的助人行为。他担任过领导职务,但他更像一个亲力亲为的志愿者;他喜欢骑自行车,那让他更感觉到自己就是群众中的一员。行重于言,行胜于言。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像孙茂芳那样,以上率下、从我做起,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雷锋就在眼前、核心价值观就在身边,从而对党风、社会风气充满希望、满怀信心。
激发广大群众的自觉道德实践,推动雷锋精神大众化社会化。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雷锋精神只有汇入人民群众的大江大海之中,才能奔腾不息、气势磅礴;核心价值观只有为广大群众所认同、恪守、践行,才能进入生活、进入大众、进入社会。孙茂芳学雷锋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带动广大群众一起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千家万户。他退休后,在12省25市开展“雷锋精神万里行”活动,联络英模100多人,做学雷锋报告280场,听众38万多人。广大群众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依靠道德的修养、启发和自觉,做好人、做好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近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韩健老人和打工妹石芳丽的故事,老人被她撞倒受伤,谅解宽容不索赔,她辞去工作陪护老人,弥补歉意、求得慰藉,就是以他们的良心善心,回答了“赔还是不赔”“躲还是不躲”的问题。如同《爱的奉献》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依靠扎实有效的道德培育实践,保证雷锋精神延续性持久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贵在持续。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都是促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效举措。孙茂芳学雷锋50年,积累了丰富管用的宣传经验。近年来,他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创新宣传雷锋精神的形式和手段,如在广播电台开播“孙茂芳爷爷讲故事”栏目,讲述100个英模和自己学雷锋的故事。孙茂芳为了履行自己“让雷锋精神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道德丰碑”的座右铭,义无反顾、坚定前行,全心投入、奉献一生,同时也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用自己的人生为证,塑造了一尊当代共产党人的高大雕像,矗立起一座当代雷锋的道德丰碑。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甘纪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