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后发国家普遍经历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全面瓦解与崩溃的整体性危机,政党不仅履行着一种聚集和表达不同利益机制的民主政治功能,也承担着国家建设、政治经济社会转型的艰巨任务。原生现代化国家的政党促使了国家从非民主形态向民主形态的转型,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政党则成了拯救国家危亡的唯一且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以党建国,成为这些国家现代化启动阶段的共同特征。组织化的政党使社会能量得以聚合,汇成国家重建的巨大力量,一大批落后的传统国家在政党的引领下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国”源自“党”,建国靠党,治国同样得靠党。后发现代化国家普遍缺乏民主政治的传统及基础构件,缺乏有力且高效率的政治组织和机构,政党在这类国家充当的不仅仅是驱动系统,同样得充当应用系统。对于通过革命领导民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政党自然成为建立新政治制度和组织社会生活的领导者。面对“旧的政治体系不复存在,新的政治体系有待设计的情势之下,革命政党对社会实行一体化的领导,过去由政府承担的诸多功能一般转由政党承担,政党通过对政府的直接领导或一体化活动达到重建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加快国家建设的目的。”[11]所以,运用政党的体系架构充任国家的体系架构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通行做法。除此原因,后发现代化国家同样普遍缺乏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自组织整合的能力很弱,所以运用政党的架构充任社会组织的架构也是成本最低的社会整合手段。党通过政府系统向国家和社会全面渗透,承担了大量在原生现代化国家中由国家和社会担当的角色,党成了全能主义的党。
参考文献:
[1]乔·萨托利.政党与政党制度[M].雷飞龙译,韦伯.北京: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40.
[2]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M].商务印书馆,1995:210.
[3]郭亚丁.社会生态与政党的功能作用[J].政治学研究,2005,(1).
[4]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5][7][10]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75,206,213.
[6]林尚立.党与社会:从组织整合到政治整合[A].冯小敏.党建研究内部文稿:2000-2004[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28.
[8]林尚立.党、国家与社会: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1).
[9]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11]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比较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