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鳌论坛“五大热词”(3)

摘要: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8日开始举行。约3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围绕“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主题展开思想碰撞,共同探讨亚洲发展的新动力、区域一体化之路,以及亚洲金融与贸易的新格局,围绕这些话题,此次论坛呈现出“五大热词”。

热词三:贸易新格局

美欧等国家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战略,试图重建国际贸易规则。中国已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如何应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动,成为博鳌嘉宾的关注焦点。

“美国主导的TPP重点在于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追求全覆盖、高标准。由亚洲国家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更提倡开放性,更具有包容性,因此在亚洲更具代表性。”周文重说。

李向阳认为,应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需要提高竞争力和国内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RCEP谈判进程,一个包括中日韩、东盟10国、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区域合作协定,将开辟新的贸易空间,消除贸易壁垒,为亚洲区域的贸易合作和互利共赢提供新机遇。

3

(图片: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举行电视辩论“改革:亚洲金融与贸易的新格局”,与会者就货币政策及自贸区等热门话题进行讨论。)

热词四:金融再改革

翻阅此次论坛的日程安排,议题中有33处出现了“改革”字眼。“作为本轮改革中的最大变量,金融体系改革成为这次论坛的焦点,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亚洲国家,亟待通过不断改革实现金融服务便利化。”杨希雨说。

“亚洲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普遍较高,在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过程中都遇到了金融体系滞后的瓶颈。”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姚望说。

日前中国方面对金融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培育私募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建设等。

可以看到,中国金融政策具有“放宽、搞活、规范”的改革取向。与会嘉宾认为,“放宽”符合扩大对外开放的既定格局,能够进一步保证国内外双向投资的稳定增长;“搞活”将帮助国内股权、期货、基金市场更加活跃,同时起到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带动经济结构调整;而“规范”可促进金融体系与国际接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