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思想的哲学内涵 (2)

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思想的哲学内涵 (2)

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系统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研究发展问题时,始终“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他曾提出,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论证了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谈到区域协调发展时,提出要注重抓“两头”,把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诠释“好”与“快”,论证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等等。这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和处理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坚持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系统思维。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形成系统,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按照系统的本性分析事物和处理问题就是系统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特别强调改革开放系统的整体性:“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因此,“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胸中有全局,心中有定力,从大局整体出发,才能推进局部的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时还多角度地论证了系统的层次性。其一从整个社会而言,“宏观、微观、社会政府是一个有机整体,宏观政策要稳定,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要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改革开放有机衔接起来;其二,对某个领域如行政体制改革而言,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应该由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推进机构改革,要处理好大和小、收和放、政府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其三,在微观层面,在实际操作中,在涉及到人员利益时,对不同地方、领域、阶层、方面,要找出最大“公约数”,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在推动改革制定措施时,“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从而保证各个利益群体各得其所,实现社会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改革时还多次论及到系统的过程性,从事物运动的角度论证了改革的历史性。他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在地方调研和指导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起草时,多次强调,要提出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渐进和突破相促进,渐进式改革,是积小胜为大胜。突破性改革,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守住底线,突出重点。他多次提出,要认真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这些论述既激发了我们续写党的光荣历史的自豪,又提升了我们“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