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注重利用增量带动理顺利益关系
增量改革是与存量改革相对应的改革模式。增量改革在原有的传统体制外,不断引入新的制度因素,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传统体制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增量改革在不触动现有利益格局、不减少一部分人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增加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存量改革通过对传统体制进行实质性变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在增加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另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必然减少,实现利益存量的重新分配。这两种不同改革模式的特点也就使得增量改革面临的阻力较小,而存量改革面临的阻力则较大。
过去35年我国改革走的是一条以增量改革为主的渐进式改革之路,整个社会的财富迅速增加。比如,加速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空前发展;实施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创办经济特区,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经济园区、试验区等等。但改革走到今天,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国有企业改革、垄断行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改革的存量利益面临洗牌。当改革进入一定阶段时,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积累并日益激化,不能再遇到激流险滩绕着走,存量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
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受益,必须大幅拓展增量改革空间,有效化解存量改革难题,协调推进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注重利用增量带动理顺利益关系。增量改革,主要是健全市场机制,拓展招商引资,加快开放合作,完善创业体系,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存量改革,主要包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效遏制行政权力的滥用和寻租;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实现和谐发展等。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利益诉求机制,以增量改革倒逼存量改革,以存量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坚持蹄急步稳,逐步增加增量利益,减少存量利益,消融利益差异与分化,最终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利益新格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