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最急迫的难点“帮”起——
以干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就是要理清发展思路,确保“干有标杆”。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山区、库区,采取堂屋交流、场院座谈、上门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生产生活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良策,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群众需要的是,各级党员干部长期、直接、有力的长效帮扶机制,以帮助建设一个好班子、造就一支好队伍、选准一条好路子、完善一个好机制、健全一套好制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基层党员干部合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帮扶乡镇、村组科学发展。今年以来,黄山北大门以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以“机制探索创新、资金有效整合、农旅融合互动”为发展思路,构建集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度假养生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全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今年将新建果蔬、花卉苗木、中药材、香榧林4个千亩基地;扩建改造良种茶园2000亩,力争实现茶业产值4.8亿元、增长6%以上;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林副产品经营加工,力争实现林业产值28亿元;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乡村旅游,成为该区旅游业发展新业态。
从基层最牵挂的热点“做”起——
以干部“辛苦指数”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就是要落实惠民政策,确保“干有奔头”。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扎扎实实做好惠民生的事情、解决好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走出一条群众工作新的路线图。该区从最初解决“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到全面涵盖“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热点问题,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全覆盖、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城乡全覆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城乡全覆盖。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社会和谐的根本之举,紧贴人民群众需求,实施的民生工程涵盖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切实解决好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民生得到极大保障和改善,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群众满足感和幸福指数持续上升。仅2013年,全区发放20项各项惠农涉农补贴10569万元、农民人均受益854元,全区36项民生工程共计投入432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1.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