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招生要走出“量化”困局(3)

大学招生要走出“量化”困局(3)

3

大学招生标准不能进行数字化量化的第二个原因是,你会因此而损失许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标准化的好处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会因统一而带来模式化弊端。正因为此,许多人提倡我们应该多运用一些“模糊数学”的思维。比如,许多大学都希望招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但是,如何区分和判断哪些学生更有社会责任感呢?比如,有两个学生,A在高中两年内参加了十次社区服务,B只参加了一次。如果进行数字化比较的话,显然,学生A要比学生B强。但是,你能百分之百地得出这个确定的答案吗?如果学生B是跳入河中救了一个落水孩子而险些因此丧命呢?你又如何进行评判?斯坦福大学招办主任曾告诉我一个故事:有两个学生,A在富人区的私立学校,学校开设了10门AP课程,他选了5门;B在穷人区的公立学校,学校因为条件有限,只开设了5门AP课程,他选了5门。他问我们会选择哪一个学生。我们的回答是选学生A。因为他的质量可能更高,而且他懂得怎样去选择。斯坦福大学选择了学生B。理由是B抓住了所有能抓住的机会,而A只抓住了一半的机会。有人也许会说,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你只要规定,只招收那些选AP课程最多的学生不就行了吗?那也不一定。斯坦福大学招办主任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假如两个学生,A在10门AP课程中选了10门,B在10门AP课程中只选了5门,你选哪一个?我们这次学乖了,说选学生A。结果他说那也不一定。因为也许学生A的10门课程的成绩都很差,而学生B虽然只选了5门,但这5门课程的成绩都非常优秀。这说明,学生A没有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没有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而学生B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而且取得了效果。这两个故事启示我们,对人的评价是复杂而多元的,必须按照《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不能只看高考成绩一个数字化指标。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