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并将它提到了“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在谈到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内涵时指出,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4.“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执政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党对群众路线又有了新的总结和提高,作出新的丰富和发展。1981年标志性文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将群众路线确立为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并有了完整的定义表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前两句讲的是共产党的宗旨和依靠力量,后两句指工作方法,四句话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成为群众路线现在通用的表述。
总的说来,“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信仰、价值追求,是与西方政党立党的最大区别。它是我们工作的方法论,是一种领导方式、决策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具体工作的路径。因此,这种信仰和追求是永恒不变的,是没有终点的。这不仅需要我们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的立足点,同样也是我们在当前开展的又一次自我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着眼点。
聚焦“四风”:
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永无止境
为什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四风”挂上钩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讲“作风”,要了解这个“风”字。在《辞海》中,“风”意为文学、美术方面的风格、流派;“作风”是一种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就是思想、工作、生活等的态度、行动、风格,可以被人观察和感知。任何一个事物都分为内在和外在,内在是看不见的,要通过外在来表现,由外在也可推论内在。简单说,作风就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学校、一个组织都有作风。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反映出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感知党的形象最直接的依据。
党的作风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我党特别强调作风建设。我们面临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大的优势是联系群众。我党每一次开展的“整风”活动,其实就是整顿作风。每隔几年都要对领导干部、党员思想、作风进行集中教育,纠正和反对党内存在的主要错误思想倾向、不正之风,提高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整风”活动一直坚持延安整风提出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方针,按照“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整顿提高”三个分段,虽然各时期提法不同,但这就是每次“整风”的工程式和方式方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