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喜:退休劳模设计窨井 望能根除伤人现状

周传喜:退休劳模设计窨井 望能根除伤人现状

“我能根除窨井伤人现状,我想把它无偿献给社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太原房地局住宅开发修建公司退休劳模周传喜

采访手记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个曾经被多少代人认真思考过的问题,今天又由周传喜用自己的实践向我们提了出来。尽管他已是一位八旬老人,尽管他已离岗多年,但他心中长存的为人民服务的炙热信念,给予记者心灵的冲击却是如此新鲜而强烈!

“刘记者,不好意思又耽搁你, 上周三浙江温州窨井又伤人了……咱们再去老军营小区看看吧,那一片的井盖也都是我设计的,几十年了没一点问题。”这是我已超过第20次接听周传喜的电话。次次他都会讲述自己听到、看到的污水窨井伤人事件,而最终话题,都会落至邀约记者去实地观察他设计的窨井。

这样的实地观察,我已和周老去过6处。在当地管道所同志的配合下,我们挨个掀看了由他设计建造的窨井,其干燥、干净同不远处传统窨井的积水、恶臭对比鲜明。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山西省建设厅、国家建筑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均对周传喜的科技成果做过鉴定、开过研讨会,并作出推广建议。但是因为始终未将其列入设计标准,导致不少登门拜访、希望规模化投产的企业,均无奈离去,而要纳入标准又花费不菲。对此,老人又急又难。

与多数人相比,周老的生活并不宽裕,但他用一以贯之的执著和对生活认认真真的创造,超越了平庸和琐屑,无私的坚守着自己人生的岗位。无私与沉重,以责任为绳奇妙地束在了周传喜的身上。

84岁的周传喜越来越意识到,他要寻找的认同,不仅是政府的认可、专家的认定,更是为众人、为社会支持的认同;而他正在全力保护的,也不仅仅是几项技术,而是让他毕生钻研、执著牵挂的那股精气神。

老人说话语速急、吐字清,尤其是在说起下水管道堵塞、污水窨井改造等“疑难杂症”时,思路越发缜密、清晰。

在他桌上,堆摞着的一米厚的图纸、文字,旁边是一个纸箱,里面堆满了核桃大小的自制下水模型,让人看得来眼花缭乱。可周老话到当紧,需要比划取用时,却是随手可得,分得很清。可见,这些东西在他心里早已细细分了类。

周传喜在新中国成立当年参加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从山西省太原市房地局住宅开发修建公司退休,共获18项国家专利。

经过60余载苦心实践与钻研,他还创出一套自己设计、国家认可的室内外排水系统。经数十年摸索,诞生了多个关键模型。

人民大会堂的8封来信

“我们欢迎您在百忙当中来我局帮助解决下水管道堵塞问题……”1990年,周传喜先后收到了来自北京人民大会堂的8封来信,邀请周传喜赴京设计改造管道系统,并送给老人一面 “京晋亲密如一家 红心滋润科技”的锦旗。从技术应用到现在,从太原到南京、长春等地,20多年里,全国数百栋楼房都采用过周传喜的专利技术。

“我所做的就是让城市窨井伤人、管道堵塞永远不再发生。”周传喜介绍说,不少城市所用的管道排水系统过于陈旧,有的是上世纪50年代所设计,尤其2013年以来,全国屡屡发生生命因井盖事故而泯灭的事件。

其实周老的事迹多年来曾屡次被媒体报道,其设计更是被地方政府认可,相关领导几次批示加入相关行业规范,可就是迟迟未能执行。

时至今日,老人眼瞅着管道缺陷、窨井伤人,心痛且自伤,痛在无数如花生命的逝去,伤在自己明明知道怎么弥补,可自己的设计就是无人问津,无人采纳。

“我是干这个的,咋也得把这个技术留下,不能让我带到坟墓里去。现在不留,就绝了。这个事急呀!”老人拍着大腿说他每次看到这些新闻,都觉得自己胸前压着块大石头喘不上气。

老人的诉说,积蓄着生的希望,悲痛中迸发着厚重的力量。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