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的基本思路(3)

新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的基本思路(3)

三、配套改革的实施构想

时间安排和措施搭配的实施构想大致可排列出几种选择:

一是明确划分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先进行环境准备,再配套改革。好处在于好处理,准备充分。弊端在于拉长改革周期,不确定性增加。

二是环境准备与配套改革结合进行。特点是稳定宏观经济 (稳定物价与促进就业)的同时,积极(可分步)推进价、税、财的配套改革。好处在于避免久拖不决的风险,但需要在改革措施与经济环境之间维持微妙平衡,对改革方案设计要求较高,对各级部门的管理与操作要求也较高。

三是在准备环境的同时,部分改革在局部地区先行先试,再求分步推进至全国。好处在于局部先行先试对环境要求不高,又能够为全国推广总结经验。弊端在于诸多改革的特点决定了并不适于局部试点,如电价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调整改革等。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我们认为,采取第二种方式比较合理,即环境准备与改革相结合方式。随着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以及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减(201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2年该比重继续下降,从74.4%下降至69.2%),未来10年估计我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至7%左右,2015年以后有可能低于7%。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上涨压力也较前几年有所降低,这为资源能源等基础产品价格改革提供了较佳的时间窗口。因此,从未来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看,较适合价、税、财配套改革推出。关于技术层面,如数据信息准备等,目前也不存在大障碍。

本文关键词: 价税财配套改革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