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关系不为关照而为公平的尴尬和无奈

托关系不为关照而为公平的尴尬和无奈

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成绩即将公布,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张勃说:“能进面试就板上钉钉了,我爸都打点好了。现在就怕成绩不达线。”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托关系的并不在少数。而其中,很多人找关系的目的甚至不是为了求关照,而是为了求公平。南京市民陆齐辉就说:“找关系攀人情更像吃定心丸,你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找了关系,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能找到关系就一定要找。不然,很有可能被那些找了关系的人硬生生挤下去。”(5月7日新华社)

如果说强势阶层零星的“萝卜招聘”,只是少数人破坏了就业的公平秩序。那么,就业过程中,大面积的托关系——如不是为了获得照顾,而仅仅是希望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则足以说明整个社会正常、公平的就业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归根结底是因为正常的社会流动秩序,遭受强势阶层一次次破坏和冲击后,整个社会对本该有的公平产生了怀疑,而不得不做出利己的选择——都想尽办法托关系。

不否认,到底有多少人托关系,不是为了获得关照、而仅仅是为求公平,这个比例尚值得商榷。但事实正如我们所见,这些年来,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求职者,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多多少少都需要关系才更有把握。首先,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公众才会产生这样的看法。而更严重的是,这样的社会心理不是个别,而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譬如,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谈论时,无不流露出这样的悲观和消极看法。

应该说,这样的普遍心理反映出,公务机关和国家企事业招考过程中,最该确保的公平、透明原则已经遭到了极大损坏。实际上,不少公众形成这样的看法,正是源于其个体经验,所闻所见。既包括其身边的真实案例,也包括我们不时就从媒体上看到的特权招考个案。不仅如此,招考领域以外,其他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也很突出,这也间接导致公众对社会就业公平产生怀疑。

从根本上说,大家都照关系这个看似尴尬和无奈的做法,背后反映的是严重的社会秩序溃败。如果一个社会对公平的信念坍塌,不仅仅影响社会正常流动机制发挥作用,导致阶层和财富分配格局固化,最终更严重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心理发生扭曲,整个社会规则将重写。正常的规矩和法治将越来越不受重视,潜规则和关系、人情会成为社会生存的第一法则,让弱势阶层愈发看不到希望,甚至于铤而走险。

在社会经济状况尚可的情况下,一些不公平的招考尽管让人愤怒,但还不至于让人无路可走,没有更好的工作至少还有相对差一点的工作。但如果在经济状况恶化之时,就业岗位会减少,就业压力会更大,好工作都被强势群体拿走的话,弱势阶层的心理就会发生更严重的畸变,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目前,托关系不为关照而为公平的危险苗头,已经很明显。绝对不能让公众对社会就业公平的信念彻底坍塌,建立一个就业公平的社会不容拖延。

而重点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招考要最大程度做到公开、透明。和持续一年多以来的反贪腐风暴一样,当下,可以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便是,对强势阶层不公平的招考行为予以足够的惩戒。发现一起、曝光一起,就要严肃处理一起、绝不姑息——这恰恰是过去我们没能实现的,也正是因为惩戒不够,招考不公平的风气才持续蔓延。(张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