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思维认识和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推进“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布局
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布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些论述把社会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把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时代进步潮流、我国基本国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联系起来思考,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对改革发展问题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使我们更加自觉地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思考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的基本遵循。
以战略思维把党的问题、党的建设放到战略全局下考量,推进党建科学化
中国梦战略构想为党的建设提出了宏阔的战略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充分自觉与责任担当。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党来履责完成。党的责任大,担子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承担着不同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在落实战略目标、战略使命的过程中,制度建设很自然地被提到战略高度。为了完成使命需要拥有一定的权力,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就需要从严治党,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和制度建设,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机制。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他还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责任担当,是对全党同志的警示,是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党建战略思想,也是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基本方针的丰富和发展。
以战略思维在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上推进战略实施
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能够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把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战略转变,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习近平同志指出:“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还进一步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习近平同志告诉我们,今天的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不能再用过去那种“思维”和“逻辑”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如果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习近平同志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作者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