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家风家教文化功能,构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家风家教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可以看到家风家教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家风家教传习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最好形式。因此,在对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中应该发挥家风家教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家教成果,丰富民族精神构建的历史资源。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家风家教经验和卷帙浩繁的家风家教文献,这些家风家教的经验和文献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对于我们现阶段培养民族精神和陶冶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由于文献资料过于庞杂,需要按照民族精神的内涵,深入挖掘,精挑细选,并条分缕析,整理成册,形成对家长进行家风家教的学习资料和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教材教具。学习资料应该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家长提供既有知识含量又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和资料。教材应该尽量借助图片、故事等感性认知方式,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具可利用数字、网络或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光盘等音像制品,生产智力玩具,为少年儿童提供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启发性的教育用具。
加强对家长的家风家教教育,推动民族精神的发扬与光大。加强家长家风家教意识,使家长认识到对子女的教育并非一个家庭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一项大事;使家长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家风家教对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风家教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充分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善于把自己亲身经历与对民族精神的感悟融入家风家教中,对子女进行现身说法和教育;要使家长意识到父母的善恶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子女的道德价值判断,教育子女必须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教育家长积极利用传统家风家教优秀成果,将爱国忠义、仁爱和睦、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传递给子孙后代。
推进学校和社区中的家风家教活动,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积极创建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对传统家风家教进行讨论与交流,针对现代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探索提高家风家教的新方法,同时向家长提供家风家教资料,向家长传达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树立家风家教楷模”等家风家教培训实践活动;开展社区家风家教活动,开办社区家长学校,以社区为教育阵地,以“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为主题,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如评选文明家庭,进行心理咨询等;推进社会办学机构开办幼儿国学读经班,使儿童通过背诵古诗词赋,在经典文化的陶冶熏染下,对其心理、思维方式等产生积极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