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到底开啥会,占了三公经费的一半?(4)

【案例】到底开啥会,占了三公经费的一半?(4)

警惕会议费成为“三公经费”新马甲

广州市在公开财政预算方面向来领风气之先。此前,广州是最先公开部门预算的城市,现在又第一个主动公开会议费,这种改革精神和行动非常值得肯定。事实上,正是因为其主动公开,公众才能发现地方政府花钱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拿会议费来说,人们能从广州市公开的数据中找到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和弊端在其他地方恐怕同样存在。需要强调的是,公众对广州市会议费的关注和质疑,绝不是对率先公开的地方“枪打出头鸟”,而只是就事论事地指出问题。

广州市本级各部门的会议费,竟然相当于“三公经费”的近一半,已经是典型的“第四公”。显然,这样的数据是让民众心存疑虑的。以花都区为例,2014年会议费预算是2850万元,如果按照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每天的会议费超过11万元。试问,这到底要开多少会啊?或者,这些会到底要开得多豪华?

根据广州市会议费有关管理规定,包括食宿在内每人每天的会议费不得超过280元;如果在当地开,无需住宿,会议费则按照每人每天80元标准。按照280元的最高标准,花都区应该每天都有高达407人在开会;如果按照80元的标准,更是每天有1400多人在开会,人数相当于国家召开的一类会议。就算是“文山会海”,也不至于如此疯狂吧?

“三公经费”公开之后,很多地方的“三公经费”都呈现出连年下降的喜人形势。但是,整体的行政成本有没有因此下降,却是一个未知数。换句话说,数据是下降了,却并不一定为纳税人省了钱。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背后的关键就是所谓“做账的艺术”:某个项目超支了,或者某个项目的经费需要缩减,就将账挪到其他科目里去。

公众不是对“三公经费”高度关注吗?中央不是对“三公经费”零增长有明确要求吗?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就把大吃大喝的钱,把公款出国的钱,把公车开支的钱,凡是能沾得上边的,都放到会议费里去开支。会议费的不合理膨胀,不得不让人怀疑,会议费是否成了“三公经费”的新马甲?

会议费成为“三公经费”之外的“第四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重视,不应该只是像公开“三公经费”一样公开会议费,因为要在会议费之外再找到一个新马甲,简直易如反掌。行政开支的记账规则需要更明确、更详尽、更严厉,对于“文山会海”的管理,更应该从经费预算上严格要求,即减少会议应该从压缩会议费开始。

会议费别成了腐败浪费的“新筐”

“三公”经费名下可能暗藏的腐败浪费,这些年来已成“过街老鼠”,在公开制度的倒逼和舆论监督之下,降“三公”预算已是各地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广州公开的会议费一项,竟占到了“三公”经费的近一半,这么一大笔钱究竟怎么花的、预算是否合理,是亟待纳入监督视野的“第四公”。

广州在全国率先公布会议费,是值得肯定的进步,但问题在于,除了一个总体的数据之外,并没有包括会议的具体内容和说明,这就令人担忧——会议费的压缩是否到位?好不容易压缩下来的“三公”经费,会不会换了一个“筐”?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由。因为此前已有“暗度陈仓”的先例。去年中国铁建等一些央企的“天价招待费”备受舆论批评,今年包括中国铁建在内的近四成央企,直接隐去了“招待费”的数据,与之相应,管理费明细项下的“其他”科目出现明显增长。这些企业逃避监督的用意昭然若揭。

就广州来看,也已经暴露出一些借“筐”装经费的蛛丝马迹。比如,在会议经费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广州多个部门的会议费预算却“逆势上扬”,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会议费增长了4倍多、广州市外事办的会议费增长了1.1倍,而区教育局则列了200万元培训费进入会议费。某机关干部披露,有单位将“集体外出活动”、定点酒店接待费,都塞进了“会议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