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平: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改革

李义平: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改革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景就如同先期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如同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那样,政府在服务,人民在创业,企业在搏击,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生机勃勃。

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必须理解市场经济,理解市场的逻辑,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化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一、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制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效率分为劳动效率,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其中资源配置效率是第一层次的效率,因为它提供了劳动、生产发挥作用的背景条件,制约和影响着劳动效率、生产效率。从人类已有的经济实践来看,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制,先期发展的国家都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三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当代中国,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那么,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制呢?

1.各种资源所有者资源配置的目的都在于效用最大,并因此而使得资源配置效用最大。资源配置是各种资源、例如资本、土地、劳动等所有者的资源配置,资源的命运就是资源所有者的命运。以商品生产为例。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社会需要该商品的使用价值,该商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商品生产者才能盈利,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样的资源配置才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这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引导着每个资源所有者的行为。

2.市场配置可以使各种资源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市场经济下配置资源的具体途径是交换,而交换则以分工为前提,分工的原则是发挥比较优势。按照斯密的论述,这种发挥了比较优势的分工,能充分地提高各种资源乃至整个社会的效率。

3.市场配置资源可以高效地收集和利用各种信息。经济运行是有成本的。收集和处理信息是经济运行的主要成本。市场经济较之于其它经济体制,能更为准确地收集和利用信息。斯密曾经指出,“关于可以把资本用在什么种类的国内产业上面,其生产物能有最大价值这一问题,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位置,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1]这里的“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位置”,既包括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也包括他的身份,他和资本的关系即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多少年以后,同样推崇市场经济的哈耶克更是认为,专家和领导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并不等同于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全部知识和信息。每个人都掌握着与自己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可以利用的信息,只有他适合做出相应的决策,并由此而有效地分配资源。欧盟执行委员会前主席戴洛尔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电脑能比市场更好地处理信息。原因在于信息是主观的、私人的、局部的、且瞬息万变的,对它的收集和利用,更适合分散的市场主体。

4.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是竞争状态下的配置。具体表现在:第一,当资源所有者把其所有的资源、例如资本和劳动配置于某个行业或产业时,就存在着事实上的优胜劣汰。于是,创新和品牌塑造就成了每个企业的自觉行动。马克思论述过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社会回报的形成。某一企业由于率先创新而获得超额回报,这种超额回报随着其它企业的跟进而迅速地平均化,于是又有了新的创新。市场经济下企业更多地追求自己的回报相对地高于别的企业,“相对”比“绝对”更为重要,这个过程就像军备竞赛一样永远不会完结。第二,试图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国家和地区同样处于竞争状态,他们必须提供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以使资本和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环境与吸引资本和人才的关系具有马泰效应。

5.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企业家。这首先在于企业家的追求不同于政府官员,他们通常通过把企业做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具体途径是通过创新引领资源配置。熊彼特论述了创新的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即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产品的一种新的信息来源;(5)创造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这五种情况都属于资源配置。奥地利学派更是十分推崇企业家精神,认为企业家精神的精髓就是去发现、去看、去感知、去认识、去行动、去捕获。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企业家,而不是依赖资源丰富。

如果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的。计划经济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绝对主导作用的典型模式。计划经济体制因其低效而被淘汰。低效的原因在于:(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有成本的,计划经济下的信息是纵向传递(市场经济下的信息是横向传递)不仅时滞,而且失真;(2)现代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证明,政治家也会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于是我们看到,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多数地方政府的官员更愿意把资源配置到最出政绩的地方,而不是最有效率的地方。

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最好的选择就是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二、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

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机制是一个并非人们有意创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叹为观止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是市场上自由选择,自发形成的价格,是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美丽的十字交叉,是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情况下的价格,不是计划经济下人为的标价。

市场经济下在反复的交易中形成的价格完成着社会核算的功能,体现并传递着经济活动中的瞬息万变、无比丰富的信息。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反映着资源的稀缺程度,指引着资源的合理流向,引导着生产者最有效率的生产,消费者最节约的消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如果某种资源稀缺,价格就会上扬。于是,人们要么节约使用,要么寻找替代品,包括通过创新,创造出新的替代品。如果某种资源投向某个地区、某个产业回报高,包括预期即将诞生的产业回报高,就会吸引新的资源流向这些地区,这些产业。而那些回报低,或者投资相对饱和的地区或行业,资本自然就会被抽走,经济结构由此得到调整,产业升级也因此而实现。亚当·斯密把这种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命名为“看不见的手”,马克思则表述为价值规律的作用。冯·米塞斯更是断言离开了市场价格人们将不知道资源的稀缺程度,不知道资源如何分配才能效用最大。

靠价格机制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的市场经济极易遵循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下分散的个体无力左右经济大势,只能顺应、只能在市场价格的诱导下,根据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各种要素价格的比较,进行经济活动。这自然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并在冥冥之中符合了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是强大的,是处于支配地位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力量居于支配地位,计划者的意志和强制无处不在。即使在所谓的自觉利用价值规律时,也只是把价格当作手段,通过人为地标价,支持或抑制某个产业,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这种“价格”只是反映着计划者的意志,并没有反映和传达市场的经济信息,甚至恰恰和真实的经济信息相反。计划经济体制为知识有限的政府提供了支配一切的基础,正是这种随心所欲的支配,在扭曲价格的同时,也违背了经济规律。

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和“遗产”,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一些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还在有意无意地干预价格。例如, ⑴限制价格。例如农产品的价格一上涨就用行政手段加以限制。农产品的价格上扬通常是因为农产品短缺,反映这种短缺的价格可以传递信息、刺激生产、平抑短缺。抑制价格则传达了相反的信号,只会更为短缺。(2)各种补贴。补贴也是干预价格,特别是补贴不当时更是如此,例如家电下乡。家电行业产能本来就过剩,补贴不仅会形成不公平,而且使产能更加过剩,错失结构调整之良机。(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有时可以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通货膨胀就是流通中货币发行过多,过多的货币发行使得价格信号混沌不清。由于担心货币贬值,人们会把资本更多地投向不动产,导致不动产泡沫,严重干扰经济秩序。如果我们真的期望发挥市场经济的功能,我们就应认真地纠正这些自觉或不自觉扭曲价格的行为和做法。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