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消除将暴恐分子族群符号化的社会心理 (2)

新疆:消除将暴恐分子族群符号化的社会心理 (2)

摘要:族群社会心理具有传染性、习惯性和持久性。错误的社会心理可能阻碍族际交往,强化族群隔阂与族群边界,有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将暴恐分子族群符号化的社会心理,应该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危害,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消弭。否则,任其在社会上蔓延,危害极大。

危害二:加深族群隔阂。族群隔阂是民族团结的绊脚石。族群隔阂主要表现为心理隔阂,是族群之间的心理藩篱,具有内敛性、排他性和疏离性特点,影响族际信息交互传播,不利于族际刻板印象的消除。不可否认,受近年来暴力恐怖事件的影响,当下新疆族群之间尚存一定张力。在社会和民间层面,族群之间更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把暴恐分子族群符号化,将固化族群隔阂壁垒,减少族际信息互动,疏离族际情感,后果十分严重。

危害三:阻滞族际交往。族际交往是民族团结的关键。族际交往理论认为,族际关系与族际交往呈正相关性。族际交往越频繁,越有利于消除族际刻板印象,越有利于建构和谐族际关系。族际交往的实践也表明,那些关系和睦的族群,族际交往都很频繁。将暴恐分子族群符号化,由此引起的心理排斥,势必强化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心理戒备和防范,降低族际交往的意愿、频率和深度。

消除将暴恐分子族群符号化的社会心理,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是加大对维吾尔族人民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善良淳朴的美德和形象的宣传。充分发掘反映维吾尔族人民爱好和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发挥反分裂斗争主力军作用以及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密切交往交流的史料和现实典型,通过电视、网络、移动通讯、广播、影视、出版等多种媒介宣传,重点向中央电视台和内地各省、市电视台投放播出,让内地汉族民众深入了解维吾尔族人民爱好和平、热爱祖国、反对分裂、珍视团结的主流价值观。

二是大力倡导和全面推行汉族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语言是交往的工具,更是建立良性族群关系的基础。近年来,自治区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和MHK考试,促进了新疆少数民族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但是,单向度地要求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不够,建议在新疆大力倡导汉族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通过制度设计安排,在汉语系中小学全面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课程,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汉族公职人员持续开展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培训,尽快推出针对汉族公职人员的少数民族语言水平考试,作为评聘职称和晋升职务的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