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密切与群众鱼水关系

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密切与群众鱼水关系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广大党员干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更是通过不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听取群众的各项意见建议,解决了对群众的服务问题,送服务上门,解决最后一公里,提高服务质量,给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安排部署,在勐糯镇有条不紊的开展,坚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开展活动,着力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坚持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现在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旨在解决提高服务群众质量的关键问题。

制定“构建起服务群众便利化机制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服务指南”,规范服务群众方式,工作指南共涉及为民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国土和村镇规划服务中心、林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7个部门,共涉及42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办公窗口,整理公布各项工作的办事流程及办事地点,并明确办事负责人及电话号码,解决过去群众办事无门或办事手续繁杂、涉及部门多、办事人员不明确等问题,简化办事步骤,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此次明确后,让群众能快速、准确、及时、简单的办理好相关手续。

在社区(村)委会设置便民服务窗口,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村三委及工作队员各自工作职责,根据村委会三委特殊的工作性质,制定专人负责、轮流值班制度,把工作职责一览表在进社区最显眼的位置进行公示,确保群众能随时找到并能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送服务下社区(村),群众可以及时咨询,解决了过去的一件事情反复跑、办事时间周期长等问题。在社区(村)开设便民服务窗口之后,群众办事有不明确的地方可以直接到村委会咨询,对于村委会可以直接代办的直接省下群众来回跑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深化改革了为民服务机制。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广大党员干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更是通过不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听取群众的各项意见建议,解决了对群众的服务问题,送服务上门,解决最后一公里,提高服务质量,给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