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建设科学化 (2)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建设科学化 (2)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建设科学化互为表里

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国家与政党毕竟不能等同和相互替代。国家治理和政党建设都有各自的客观规律。用现代化揭示国家治理的任务,用科学化揭示执政党建设的要求,体现了对国家和政党建设规律的遵循。

国家治理包括很多方面,党中央聚焦于“体系”和“能力”两个方面,突出了国家治理的建设重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建设的支撑,治理能力表现治理体系的运作本领,两者都是国家能力的构成内容。政治学研究者认为,国家能力是个总概念,主要包括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制能力、监管能力、整合能力、分配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其实都与治理有关,或者说都是国家治理的具体体现。在人类历史演进中,国家治理的状况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改进,现代化作为一个赋有社会进步意义的符号性概念,是时代发展对国家治理的要求。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相结合,显示了国家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执政党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聚焦实践的成果。历史实践上,党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整风运动起就形成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基本格局。八九十年代随着世界上许多大党老党接连垮台,尤其是东欧、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使政党执政能力问题凸显出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突出强调加强执政党建设,并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从提高科学化水平要贯彻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全部工作出发,进一步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建设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必须以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为前提,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完成执政使命的保证。

国家治理与党的建设虽然指向不同,但现代化与科学化不是对立的,两者不可分割。首先,现代化与科学化都是价值取向。国家治理能力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是要把时代发展的各种现代元素理念融入国家建设的理念、制度、方法的不断创新之中。执政党建设以科学化为价值取向,是要把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科学探索运用到党的建设的理念、制度、方法创新实践之中。价值取向的关联架起国家治理与党的建设之间的通道。其次,现代化与科学化都是动态的过程。现代化是国家建设的追求目标,科学化是执政党建设的追求目标,需要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国家治理过程始终相伴执政党建设过程,两个过程的动态性形成相互依赖。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建设科学化在联动中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现代化要求科学化,科学化促进现代化;现代化水平以科学化程度为基础,科学化程度以现代化水平为表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内涵执政党建设科学化的要求,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体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