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建设科学化 (3)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建设科学化 (3)

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与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由执政党提出,也需要通过执政党加以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与党的建设的两种能力必须实现对接。一种是国家治理能力,一种是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化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

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化提出新的要求。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有两个明确的目标。其一,推动国家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就对党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出了新要求。领导科学发展是党最重要的执政能力,提高科学发展的领导能力,才能满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其二,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对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凝聚力提出了新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力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概括提出的一种执政能力,其核心是考验执政党对社会和人民群众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历史积压的问题、体制机制深层次的矛盾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使和谐社会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很多具体事务涉及国家治理的有效运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才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化决定着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国家命运就始终与它相连接,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否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直接影响其领导权力的实现。新世纪党的建设实践发展中,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现代规范。这三个崭新概念与国家建设层面党中央提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是一种呼应和对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取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水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党的执政能力科学化的效能转换。

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化互动促进。国家与执政党的紧密互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之一。世界上采用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国家里,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竞争选举成为政党与国家链接的主要环节,选举获胜的政党执掌权力而进入国家治理的系统,输掉选票的政党则被隔阻在权力系统之外,以在野的身份对国家治理施加影响。这样的制度下,执政党虽然也力图在国家治理中贯彻本党的意志和施政纲领,但和政党本身运作和建设状况没有直接的关系,国家与政党的关系呈时有时无、断续无常、松散间接甚至还可能矛盾冲突的特点。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制度特点有助于摆脱政党倾轧纷争的干扰,有助于避免执政短期效应的局限,有助于谋划国家和社会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党必须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开展自身建设,党的建设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大局;国家建设在执政党领导下布局谋篇,与党的建设相辅相成。国家与执政党紧密互动的制度优势显示了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化之间内在的机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