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维斯教堂(2)

世界文化遗产——维斯教堂(2)

随着巴伐利亚地区政教分离的开始,19世纪初维斯教堂曾被下令准备拍卖和拆除掉,被当地的农民抢救了下来,也使得朝圣能够继续。在198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从1984年到1991年,经过长达7年的恢复重建工作,维斯教堂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完整的18世纪之风的教堂保护区。如今,古老的维斯教堂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又焕发出新的光彩。威斯教堂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的天路教堂,在此可以进行朝拜、祈祷;同时,这里也是吸引游客之旅游观光胜地。每年到威斯的来宾、普通游客、艺术爱好者和圣地朝圣者数以百万计,教堂内经常性地举宗教音乐会。5月1日是每年维斯朝圣的开始,而每年的6月14日和接下来的星期日则是“耶稣的眼泪”节,以纪念救世主雕像落泪奇迹的发生和维斯圣地的建立。

维斯教堂结构简洁,布局合理,具有古朴典雅的气质

维斯教堂结构简洁,布局合理,具有古朴典雅的气质

知识链接: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贝壳和巴洛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以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复杂。

如今,古老的维斯教堂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今,古老的维斯教堂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责任编辑:白舸,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