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状况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还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不发达的国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区域之间差别还较大。相对来说,脑力劳动者、城市工作者、东南沿海地区工作者占有一定优势,他们的生活条件要优于体力劳动者、农业生产者和西部地区工作者。当然,即使在脑力劳动者、城市工作者、东南沿海地区工作者内部贫富差距也不小。这些问题,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带来的,而是由于我们对这一制度实现的具体形式的认识、探索还有很多不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私有制社会的超越。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的资本占有者、技术拥有者,的确拥有了比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后期,随着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大,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条件也得到了保障。问题是,我们既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必要再回到一个从制度设计上较为低级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需要的是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更多的财富,以解决我们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事实上,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现在已经创造过或正在创造这样的奇迹。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出在体制机制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改革开放。旧中国由于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之苦,新中国才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当时的中国人民未能接受资本主义,今天的中国当然既不可能回到封建主义,也不可能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很难移植,改革开放前,我们曾移植过前苏联僵化的命令主义经济制度,结果如何,大家都清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运行所需的约束条件很难在短时间内到达,尤其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美国借助武力、美元,企图将自己的社会制度移植到中东、北非甚至西亚,结果如何呢?现在大家都看到了,不仅中东、北非、西亚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无法同美国比,就连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也是天壤之别。
我们不能因为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健全不完善而消解制度,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谋取不当利益,获取自身的不当优势地位。人的需要不仅是多样性的,而且具有扩张性。就是说,需要不仅可以过度化、而且可以病态化、反主流化。这些需要都可能给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带来危害,甚至给一个民族、国家带来危害。总之,如果过于追求极端差异化的、私人化的生活方式以体现自己的优势体位,对于注重物质享受者来说,就会成为过度消费主义者,为物欲所累;对于注重非物质享受者来说,就会成为反理性主义者或非理性主义者,甚至成为迷狂者,追求所谓的“超凡魅力”。
以上状态尽管是阶段性现象,但已动摇了部分群众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自信,动摇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于真正的共产党员来说,由于其理想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高度自觉,因而对人的价值的看法必然是公而忘私,为人类平等自由而奋斗终生,把自己的身份地位定位为人民的公仆,不可以追求过度差异化私人化的生活方式;否则,就是违反党纪党规。所谓的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就是追求一种过度差异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何以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曾明确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宣传思想工作者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讲好“四个清楚”,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
之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是因为生产力当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人的因素关键是能力问题。尤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能力。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后现代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由资本家独有发展为股份制,财富的增加由主要靠科技含量转变为科技含量和设计者、管理者的创意并重。劳动力所获得的收入占公司、企业总利润中的份额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对那些因先天、疾病、天灾人祸等原因造成的能力缺陷或不足者,政府给予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只要有工作岗位,人们的生活就不会有问题。
就中国目前来说,实行市场经济后,之所以会再次出现两极分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者的收入同其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比,所占份额不断下降。这就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每个人都要通过接受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文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事业自信,在真诚热爱与执著坚守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给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造成最大伤害的就是官僚主义及其表现。其实,官僚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能力自信问题。目前,少数贪官动辄贪污受贿上千万,甚至几亿。为什么?在我们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能力自信,尤其是对自己的预期没有自信,对自己的家人、后代没有自信。贪官经常说“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就是他们缺乏能力自信的写照。正因为如此,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强调“四个自我”,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就是说,如果有了能力自信,也就有助于“四个自我”的实现,以往奋斗时期的那种干劲、能力就复原了,在竞争中就又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当然,目前,中国共产党还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迫在眉睫,尤其是提升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运用我们党9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上要转变那些早已不管用的老办法和不顶用的软办法,尽快学会新办法,敢于采用硬办法。提升现代国家的治理能力的关键是既遵循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能协调和平衡不同群体、不同区域和城乡的利益诉求和满足问题,从根本上消解人民群众的怨气。这样的能力不仅要具有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保护生态的本领,而且这些能力要素还要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转变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优化组合。
(作者:欧阳媛,北京联合大学纪委副书记;王维国,北京联合大学宣传部部长。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