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2)

解决好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2)

摘要:不过,这不能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所有教育问题,如果只能让随迁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而与高等教育无缘,那么教育仍是不公平的。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才是解决随迁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

 搭建利益相关者对话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我国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有何建议?

张烨:我认为,第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主体责任,并形成教育公平的政府问责机制,以“平权”、“每一个公民利益”的政策价值观统领并推进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有效实行。第二,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渐剥离户籍上的利益捆绑,形成多方通力合作机制。第三,在异地高考政策方面,要搭建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平台,形成多方参与、相互理解的异地高考决策机制。同时,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体系的思路要尽快明晰,这是推进相关政策实施的动力源。第四,要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质量公平,搭建包括非政府组织、社区家长的多方参与机制,发展针对随迁子女就学的新型教育机构。第五,在整体性的教育框架中通盘考虑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考虑教育政策的联动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职业教育在随迁子女教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张烨:近年,政府和学术界都逐渐认识到,突破户籍制度,开放城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不失为解决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的良策。同时,各地高考开放的难度也可以在职业教育开放中得到缓解。目前,京、津、沪等多地已在2013年通过开放中职教育,来渐进突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瓶颈。2014年北京甚至已出台了有条件开放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方案。

通过开放城市职业教育通道,搭建大龄流动儿童和农民工补习教育制度,帮助他们提高基础知识,以及为他们提供融入城市所需的基本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非常必要。不过,这不能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所有教育问题,如果只能让随迁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而与高等教育无缘,那么教育仍是不公平的。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才是解决随迁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