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终点约100米时,各艘龙舟开始发力冲刺。万庆良、陈建华领衔的“一哥队”明显提速,一度仅落后1号船1/3个船身。但由于1号船始终保持较高速度,最终“一哥队”以第二名冲过终点。坐在船头的万庆良和陈建华举起船桨、振臂欢呼。随后“一哥船”从主席台前划过,万庆良脱下帽子向观众致意,而陈建华则向主席台挥手打招呼。
最近4年,“一哥队”从未缺席过龙舟表演赛,而万庆良也是四年四度参赛。过往三年,“一哥队”连夺三冠,今年首次无缘冠军。
赛后,着白衣、戴红帽、套着救生衣的万庆良称,龙舟赛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更重要的是提醒社会各界要对母亲河珠江保护好,造福市民群众、造福老百姓。
虽然屈居亚军,但陈建华心情依然不错,“天气好,水质好。这次是外国友人拿了第一,我们还要多训练。”
对此,有观赛市民表示,“很正常啊,年年都是市领导拿冠军有啥意思。而且领导参加表演赛,名次本来就不是最重要,关键是参与性和示范意义。”
为领导“痛失”龙舟赛冠军叫好
万书记酷爱体育,此事远近闻名,就连足球运动员出身的影星曾志伟也曾经邀请他一起参加过足球比赛,弘扬体育精神。但由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长陈建华领衔的“一哥队”到底有没有实力每年在龙舟赛上夺冠,此事就真是无人知晓了。
这么说,有点阴谋论的意思,像是有人故意为权力开道,这才让领导们夺冠。但公众的怀疑也貌似合理。比赛嘛,本来有赢就有输,一群常年坐办公室,缺乏锻炼、忙于应酬的中年大叔,在龙舟比赛中,超过一群年富力强的大学生夺冠,这貌似解释不通。还有,为何每年夺冠的都是由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的“一哥”队,而不是由各大局局长领衔的“二哥”队或是由秘书领衔的“三哥”队?“严格”按领导等级夺得名次,难怪公众不买账。
每搞一次这样的比赛,领导每夺一次冠,就越成为千夫所指的众矢之的。而这群只知比赛规则,不知官场潜规则的老外,此刻夺冠就越发像拆穿皇帝新装的小孩,难怪,他们被网友戏谑为“不懂权力风情”。
近年来,邻导们在各项文体比赛中蟾宫折桂的新闻不少,去年7月,山西评选“十大文化符号”,总结五千年来的文化标志物,太原市长耿彦波稳居第一,票数是位列第2名的晋祠三倍多。
其实,无论是龙舟比赛、足球比赛,还是文化符号竞选,领导干部的参加都是活跃气氛、引领市民参与的点缀,像是开业前的剪彩、表演前的暖场,本不该成为主角。现在倒好,领导干部们动辄夺冠、独中四元,玩得越来越HIGH,殊不知,这不仅败坏了比赛的胃口,更引发了公众对官场登记观、形式主义的不满。
领导热爱体育、文化事业,这当然是好事,但参加竞赛的时候能否实实在在?比起市委书记次次夺冠,公众更加喜欢看到的是一场真诚、公平的比赛。哪怕在这样的比赛中,领导只获得了最后一名呢,其塑造的政府公信力、城市凝聚力,恐怕也要比起年年夺冠强上百倍、千倍吧。市委书记夺得第二名的比赛,市民看得有趣,但愿下次将他们赶下冠军宝座的不再是外国友人队,而是我们的本土选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