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是“扩中”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是“扩中”

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向改革和结构调整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本,当前形势下如何实现2020年收入倍增的目标?促进消费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何内在联系?收入分配改革如何推进》?对此,半月谈记者专访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等收入群体是发展和稳定的基石

半月谈: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哪里?

迟福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是我国最大的战略机遇。未来几年,中国必须牢牢抓住拉动消费、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不放松。

随着我国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内涵、结构与规模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需求向发展型需求、由物质性消费为主向服务性消费为主转变。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国未来5—8年消费升级潜力与提升空间巨大。

初步研究表明,到2020年,城乡居民名义消费总量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元左右。消费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将增长0.7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潜在的消费需求能够比较充分释放,就有条件支撑未来10年7%~8%的增长。

半月谈: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的基础是什么?

迟福林:我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是重要基础。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就把“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作为改革目标之一。形成“橄榄型”社会的关键是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这既是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需要,也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和改革发展目的之所在。

半月谈: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您认为该如何界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如何?

迟福林:中等收入群体首先应该具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其收入水平应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左右,并拥有部分不动产。

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不仅抑制潜在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还导致社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过大、利益矛盾增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大概仍在23%左右。

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届时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可能还不到30%,无论从经济还是社会发展来看,这都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构还很不稳定,容易受到影响和冲击。不过这也说明了这一群体未来的扩容空间还很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