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基本经验(2)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基本经验(2)

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实质。维护国家利益是一切外交活动的最高原则和最终归宿,政党外交也不例外。处于国际交往中的政党,仍然具有利益表达的功能,但此时所表达和整合的利益已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或是一个集团自身的利益,而是代表着所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党际交往中,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十分重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问题,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政党外交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争取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和空间;另一方面就是努力改变国际交往中对本国不利的因素和状况。

理顺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的关系

政党外交相对于政府外交而言,具有外交对象灵活广泛、交往内容广泛、方式灵活等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非政府特性为国家间提供了一种非正式外交渠道,不拘泥于严格的外交礼仪,便于解决国家和政府组织涉及的棘手事务和问题。第一,通过政党外交促进国家建交。在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历史中,通过与一些未建交国家政党的交往和联系,为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或正常化作了大量的工作。如2007年我国政府同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与哥斯达黎加民族解放党之间多年的交往和联系,在民族解放党领导人桑切斯当选哥总统后,实现了国家关系的突破。第二,巩固和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在绝大多数国家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兴替常导致政权更迭、政策变化的情况下,政党外交为促进国家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保持国家关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作出了贡献。第三,为党和国家战略性决策发挥参谋作用。通过与世界各国政党的交流,把握了世界政党政治发展趋势,以及政党所在国家的实际状况,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综合安全献计献策,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事务中的延伸,是一个政党由国内走向世界的过程。在政党政治中,政党承担着政治发动机和政治调解器的功能,政党对国家的内政外交基本走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从政党自身发展的逻辑上看,政党外交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与世界各国政党的交往,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以及外国各类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方式,努力借鉴一些外国政党在治党、治国、理政方面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提高执政水平。一方面,通过与欧美主流政党的交往,借鉴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总结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欧美主流政党多是老牌的执政党,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和执政经验,对社会治疗、经济发展、危机管理等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对执政规律有着良好的驾驭能力,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对执政时间较短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有着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国外政党反腐败、党内民主建设、组织建设等自身建设的成功做法。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反贪机制,古巴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等,都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政党外交,使党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进行科学的战略部署,从容应对社会敏感和重大问题。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13YJC810021)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