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人类社会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离开其他要素而孤立存在。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表明,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牵连、相互掣肘。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决定了改革的整体性。
我国的改革正在从单向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在改革的初始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采取循序渐进、实验先行、不断探索、逐步推广的方法。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渐扩展到城市;从沿海开始,逐渐扩展到内地;从局部开始,逐渐扩展到全国;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法,不仅使我们很快启动了改革,而且避免了激进式改革所带来的震动,实现了社会的平稳发展,为整体性改革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单项突破的渐进式改革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改革说到底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对象的不同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每一个领域的改革必然要牵涉到其他领域的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发展,单项突破式的改革效益在递减,局部领域的改革因其他领域的制约不可能得到深化。这就是我国的改革所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着眼于改革的整体性,积极主动,顺势而为,不失时机地把改革从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如果错失良机,不但影响改革的推进,甚至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也会因此得而复失。当然,我们强调改革的整体性,不是否认改革的重点。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有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在各个领域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才能实现改革的整体推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