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那么前六个月则可以看作是“开局的开局”。最新数据表明,半年来,中国经济治理改革实效显现。6月23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实现了今年以来首次扩张,给上半年中国经济走势画出一个上翘的收尾。
置身于纷繁复杂的全球经贸大环境,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上半年起步不凡,砥砺奋进,博弈于各国不同的政策取向之间,在风浪中保持了经济的总体平稳运行。作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改革的点滴进程无不时刻吸引着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光。
(图片说明:中国高速铁路)
外部风险犹存
上半年的世界经济,仍行进在不均衡复苏的道路上。经历一个寒冬,美国第一季度经济意外大幅萎缩,好在第二季度主要指标开始转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举措虽逐渐被市场消化,但其对新兴市场的冲击仍显而易见。欧洲挣扎在通缩边缘,增长动能孱弱,央行不得已动用负利率狠招。乌克兰、伊拉克等地缘危机也给国际油价、地区经济带来了新的扰动。
在这种持续的外部风险中,中国经济上半年也出现了制造业动能不足、进出口一度双下滑、外汇占款大幅起落等问题。面对下行压力,中央决策层沉着应对,主动作为,推出了加快铁路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扶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放活资本市场等一系列兼顾长远发展与短期稳定的政策,最终使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司克礼指出,“中国推行的一些政策可能降低短期经济增速,但从中期看,能够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使其更加平衡,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曾多次呼吁,主要经济体目前普遍面临通胀偏低、金融市场波动、增长动力匮乏等问题,应抓住今年的时间窗口,促进就业和生产率提升,推进结构性改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