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
离开乌法市,记者乘车一路向东,几个小时后便进入乌拉尔山。汽车在高低起伏的山间公路穿行,公路两侧树林和草甸交错分布,巴什基尔人聚居的村寨不时映入眼帘。巴什基尔人的房屋为木质结构,通常用粗大的松树或橡树树干垒成,屋顶被刷成各种颜色,房屋与蓝天、白云、绿树、草地、湖泊共同构成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
巴什基尔人原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如今他们已经习惯定居生活。乌拉尔山区内的巴什基尔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养蜂业和木材加工业。得益于当地绝佳的生态环境,本地产的蜂蜜蜚声整个俄罗斯。在巴什基尔共和国各大礼品店,蜂蜜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蜂蜜不仅给巴什基尔人带来了收入,还提升了他们家乡的知名度。
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巴什基尔人的民族传统在不断退化。如今,当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确保民族特色世代相传,并通过民族风情游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
在该共和国东部阿布泽利洛夫斯基区的一家农村文化站,记者目睹了巴什基尔人的传统制毡流程。几名巴什基尔妇女将一块纱布铺在木桌上,把羊毛均匀铺在纱布上,用滚烫的水把羊毛浸湿,再用一根木棒将铺好的羊毛卷起,此后用绳子将卷在木棒上的羊毛扎紧,反复揉搓,直至制作成结实的毡子。
传统制毡工艺费时费力,如今已经很少使用。巴什基尔人努力保护这门手艺,目的是让民族文化世代相传。村文化站有许多精美的毡子工艺品供参观者选购,当地人希望以此获得保护传统文化所需的资金。
(图片说明:在巴什基尔加杰尔加雷村,一对老夫妇在自家菜园里交谈。)
乌拉尔山深处的巴什基尔人还建了许多旅游区,游客可以骑马、品尝马奶酒和其他巴什基尔民族特色饮食。民族风情游和生态旅游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巴什基尔人善良淳朴、热情好客。记者在布尔江区走进一户巴什基尔普通人家。没想到令好客的女主人有些应接不暇,她吩咐儿媳给记者准备奶茶,自己则亲自带着记者参观并耐心回答各种提问,此后还吩咐大儿子带记者参观尚未完工的新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