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位于莫斯科东北70公里处的谢尔吉耶夫市,是俄罗斯最为著名的大修道院之一。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在14世纪到18世纪中逐渐扩展形成,拥有大片土地,能储存大量武器和粮食,曾经作过防御阵地,1993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这是一座极其典型的东正教修道院,是15世纪至18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带有军事特征的典例。拉夫拉教堂是谢尔吉圣三的主教堂,是圣母升天的主要场所,与克里姆林宫大教堂同名,内有鲍里斯·戈东诺夫的墓地。在大教堂众多的珍品中,比较有名的是著名画家安德烈·鲁比洛夫的壁画《三圣图》。
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位于莫斯科东北70公里处的谢尔吉耶夫市
传奇历史人物——圣谢尔吉
谢尔吉圣三一修道院是俄罗斯最古老和最受敬仰的大修道院之一,是俄东正教的历史中心,由“古罗斯最伟大的圣徒”圣谢尔吉·拉多涅日斯基创建于14世纪中叶。14世纪约30年代,出身于罗斯托夫大贵族的圣谢尔吉,为了实现幼年就向往的隐居修行生活,和已经做了修士的兄长斯杰凡一起,进入拉多涅日周围的森林寻找幽居之地,拉多涅日当时是莫斯科公国封邑小公国的中心。在一条小河流经的丘岗上,兄弟俩建起了“小教堂”和修道小屋。不久,斯杰凡忍受不了独居修道生活的清苦,扔下已经是谢尔吉修士的兄弟,去了莫斯科主显修道院。不过仅一年后,寻找幽居之所的修士们开始聚集到这里。
圣谢尔吉·拉多涅日斯基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这个为追求内心深刻的自我完善而栖遁林泉的隐修士,积极参与莫斯科大公们实施联合统一的政治活动,从而使圣三一修道院建立不久便成为俄罗斯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380年9月,圣谢尔吉为即将奔赴疆场的莫斯科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祝福,预言俄军取胜,并派去两个谙熟军事的修士作为军中谋士。在这场史称库里科沃会战的战役中,顿斯科伊统帅的俄军与马迈领导的蒙古鞑靼军在顿河畔的库里科沃原野上进行了残酷厮杀,结果以蒙军大败告终,从而为俄罗斯摆脱蒙古鞑靼人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从此,圣谢尔吉的威望因其庇护神力而与日俱增,由他创建的修道院也很快声名远扬。
修道院中拥有不同世纪、历经各个朝代改建和扩建的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及附属建筑群
国家统一和复兴的象征
到16世纪中叶,当莫斯科周围已形成要塞城市环时,谢尔吉圣三一修道院成为从东北部进入首都的前哨。于是,1540~1550年对修道院的木围墙进行了改建,长1.5公里、高6米、厚3米、间有12座军用塔的石头城墙,将修道院变成一流的军事要塞。半个世纪后,支持伪德米特里二世(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波扎尔斯基被波兰人扶植假沙皇,故人称为伪德米特里二世)的波兰—立陶宛军队用炮火围攻修道院长达16个月,这座牢固的城堡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当时,莫斯科东北部城市均被攻占,首都也告急,谢尔吉圣三一修道院几乎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而,500个勇士和大兵压境时躲进修道院的附近2000多居民,对近3万敌军进行了殊死抵抗,并经受了严寒、饥饿和瘟疫等比炮火还严酷的死亡威胁,直至援军的到来。从此,谢尔吉圣三一修道院英勇的防线成为激励俄罗斯人与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楷模,修道院被视为俄罗斯国家统一和复兴的象征,而爱国主义和顽强的精神力量与修道院的名字一起融入后人的精神世界中。后来,俄罗斯所有的统治者在军事行动前和结束远征后都要到圣三一修道院朝觐,并有圣谢尔吉圣像护佑军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