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2)

世界文化遗产——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2)

尽管谢尔吉圣三一修道院在“混乱时期”(指俄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战事不断、纷乱迭起的时期)遭受灾难和毁坏,但它很快就恢复了元气,这主要靠来自贵族阶层的慷慨奉赠。到17世纪上半叶,圣三一修道院几乎在俄国所有的县都有自己的世袭领地。同时,修道院还开展积极的贸易活动,在莫斯科、诺夫哥罗德、特维尔、下诺夫哥罗德等许多城市拥有自己的会馆和商业网点,甚至有盐井、盐场、和渔场。当时流行这样一个说法:莫斯科有三大权势者——沙皇、大牧首和圣三一修道院的财务主管。此外,圣三一修道院的长老还参加国君遗嘱的起草、沙皇加冕典礼、外交接见等重大国事活动。可以说,谢尔吉圣三一修道院的权位在17世纪已经如日中天,其领地和收入与皇室相差无几,成为国家重要的宗教、军事和经济支柱。 

拉夫拉教堂是谢尔吉圣三的主教堂,是圣母升天的主要场所

拉夫拉教堂是谢尔吉圣三的主教堂,是圣母升天的主要场所

17世纪上半叶,复兴中的修道院进一步巩固了防御工事:城墙的长度和高度均扩大了一倍,重建的八角形角塔像座攻不可破的碉堡,共有六个战斗层面,地下层为军火库。而白石红砖垒筑的鸭塔造型生动活泼,尖顶立着一只石雕鸭,为这座军用建筑增添了艺术魅力。不过,此后这座坚固的城墙再也没派上用场。

俄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

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的建筑特色之一就是六个世纪的悠长岁月中,它一直在不停的修建、改造,因而包容接纳了俄罗斯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成为俄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大修道院中拥有不同世纪、历经各个朝代改建和扩建的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及附属建筑群。这些典雅、古朴、和谐的建筑物中包括:圣三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及其后来增建的塔楼、圣母升天教堂、11座钟塔楼、慈善医院等。

圣三一教堂:建于1423-1442年,是俄国早期白石建筑的典范。该教堂中内部设有:修道院创始人谢尔吉的坟墓;著名画家安德烈·鲁比洛夫的壁画《三圣图》(后迁移)和吉奥尼西亚所画的圣像;富丽堂皇的白石砖砌斋房大厅,建于1682-1692年,长70米,宽15米,是举行隆重集会的地方;1741-1769年修建的高达87米的五层钟楼,内有挂钟42口。 

圣三一教堂是俄国早期白石建筑的典范

圣三一教堂是俄国早期白石建筑的典范

圣母升天大教堂:是遵照伊凡四世的谕旨而建的(1559~1585),它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名教堂的翻版,不过规模大于后者,而且为砖结构。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几乎所有的修道院都有献给圣母的殿堂,因为圣母被视为罗斯的庇护者。这座教堂就是为纪念俄军在喀山和阿斯特拉罕战胜鞑靼人而建的。教堂内的水彩壁画绘制于1684年,与圣像壁富丽堂皇的镀金雕刻相得益彰。 

斋堂:位于修道院南侧的斋堂建于1686~1692年,它就像一艘豪华的大船,缓缓地驶过了几个世纪的航程。这座矗立在高大稳固的堆房上的漂亮建筑,与古代教堂几无装饰的白墙不同,斋堂仿佛被裹上了漂亮的花毯,棋盘格状的多彩墙体,与雕刻繁复、盘绕着葡萄藤装饰的白石柱、门窗饰框,以及墙顶贝壳形装饰十分协调。面积达510平方米的大厅是俄拱顶无支柱支撑的最大的厅,用于节宴、盛大的礼拜和接见。 

钟楼:(建于1740~1770年)是俄境内最高(87米)的钟楼,它既为修道院建筑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又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串联起来。钟楼共五个向上递次缩小的通透的楼层,天蓝色墙体的四面装饰着众多白柱和柱形栏杆,使其看上去轻盈纤秀,而王冠状金顶又为它增添了高贵典雅的气质,在天鹅绒般湛蓝的天空下十分耀眼。钟楼内原有50口钟,1784年安上了带自鸣钟的塔钟,现今使用的是1905年更换的。 

责任编辑:于颖,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