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面制品禁用“明矾”,监督与监管并进(2)

【案例】面制品禁用“明矾”,监督与监管并进(2)

铝超标会影响胎儿发育

“铝元素摄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系列伤害。”刘少伟说,铝具有聚集性,一经吸收后会进入体内大部分器官,主要大量积聚于骨骼,对大脑和肾脏也有损害,此外,铝超标对儿童的影响更大,不仅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还会引起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提示显示,尽管没有致癌性,但铝亦可影响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和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铝还可通过与钙、磷的相互作用造成骨骼系统的损伤和变形,出现软骨病、骨质疏松等。

此前,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出了严格规定,并且要求最终在食品中的铝残留量不能超过100毫克每公斤。根据最新风险评估结果,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公告,宣布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昨日,上海市食药监局也表示,今后将严格执行国家的最新规定,在日常监管中对相关企业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情况加强监管,特别是针对数量广大的街头餐饮摊贩,会重点纳入监管范畴。

据风险评估专家介绍,按照调整后的标准,含铝添加剂的摄入量基本能降一半左右。“膨化食品是儿童消费量比较大的食品,儿童需要更好地保护,因此膨化食品中不许再使用含铝添加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说。

应少吃海蜇和粉条

刘少伟特别提醒,凉拌海蜇是不少市民喜欢的家常菜,但新鲜海蜇体内含有毒素,食用后会发生中毒,必须用食盐、明矾腌制,浸渍掉毒素后方可食用。鲜海蜇的加工通常要明矾浸渍三次才适合直接加工食用,也就是俗称的“三矾二水”,这也决定了它是铝含量最高的加工食品。另外,在吃火锅和麻辣烫时,粉条也是一种深受欢迎的食品,但其加工中一定要加含铝的添加剂才能将其做成条状,所以虽然这两种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并没有禁止使用含铝化合物,但平时也应该少吃。特别是食用海蜇前,最好用醋泡泡再吃,有利于降低铝含量。

专家介绍,要保持均衡饮食,以免因偏食而摄入过多的铝;成年人少吃一个馒头(100克),铝摄入量能减少0.19毫克每公斤体重;少吃一根油条(50克),铝摄入量能减少0.39毫克每公斤体重;儿童少吃一袋儿(60克)薯条薯片类膨化食品,铝摄入量能减少0.07毫克每公斤体重。

禁止加明矾,不如禁产明矾添加剂

馒头、面条等食品加工过程中,从7月1日起要禁用明矾了,对很多馒头爱好者来说,这算是个好消息。说起来,馒头等食品制作过程中加泡打粉或明矾,这早就不是新闻了,至于危害,也早已听得耳朵起了老茧。按照专业人员的说法:“这些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对人体伤害很大,尤其对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都会造成影响。”可现实情况是,很多人明知可能对身体有害,可还是依然坚持在路边小摊吃饭。

至于,原因大概有三点。第一,还是老习惯在作怪。认为加明矾是世代相传的配方,这种吃了好几辈子的食品,自己吃应该也没问题。第二,很多油条摊主早就说自己不加明矾,普通食客又看不出来,只好闷头吃了。第三,自己也知道到正规店里吃会放心些,但身边根本找不到这种店啊。综合来看,这里面的确有老百姓习惯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现实使然,老百姓也很无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