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岳雪侠:再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3)

二、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困更不是社会主义    

1975年,邓小平在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杰马尔比耶迪奇会谈时,指出:“只要一个民族是团结的,有坚定地信心和明确的方向,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他们屈服。”

1979年10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邓小平提到:“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

1983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指出:“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和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缺少加以表现和歌颂的热忱,对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少站在党的积极的革命的立场上提高群众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热情,坚定他们的信心。相反,他们却热心于写阴暗的、灰色的、以至胡编乱造、歪曲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的东西。有些人大肆鼓吹西方的所谓“现代派”思潮,公开宣扬文学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个别的作品还宣传色情。......它们在一部分青年中产生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是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后,即席作的一次讲话中的内容。十八大报告中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可说是对此论断的继承与发展。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个人成长发展、共产党员自身价值实现和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发展,不可或缺的造血干细胞。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