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领导能力建设

齐卫平: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领导能力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议题,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国家建设层面,与执政党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由党中央提出,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去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证。

治国理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政治呈现国家与政党紧密粘连的结构形态,这是认识当代中国政治的重要路径。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定律。

国外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政党与国家一般都是分离的,连接两者关系的机制主要是政党竞选,各个政党通过竞争执政权力体现与国家的关系。竞选获胜的政党进入国家政权体系,竞选失败的政党则被排挤于国家政权体系之外,因此被称为“在野党”或“反对党”。当然,这样描述国外政党政治有点简单化,各国政党政治的实际运作事实上要复杂得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大多数情况下,政党与国家的关系是松散的、间接的,甚至是分离的。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衍生出执政党与治国理政的内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党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和影响国家和社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党的事业、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政党、国家、社会是连在一起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政党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强执政党建设是国家治理大框架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以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没有党的领导一事无成的道理,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全部历史实践中反复被验证。执政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既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又关系到中国人民安康幸福。治国理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既有历史的依据,也是现实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现代化要求上。党肩负着长期执政的使命,担当着引领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职责,坚持党的领导,只有按照现代化要求进行有效的治国理政,才能满足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群众期待。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