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懒治庸,关键在形成强大震慑。按照中央、省委对正风肃纪活动中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的要求,雅安市以“畅、查、谈、惩”为抓手,治“沉疴”、下“猛药”。将严格问责作为常悬“懒政庸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患有“庸懒”病的党员干部“零容忍”。坚持开门问症,鼓励广大干部群众以电话、来信来访等方式举报,以新闻纪实、跟踪报道、专题访谈等手段,督查追踪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专项整治,严查庸懒、吃拿卡要等问题;坚持防微杜渐,约谈党员干部,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坚持严惩典型,对查处的“庸懒”典型进行公开曝光。
止懒治庸,目的在创优发展环境。把优化政务环境作为灾后重建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开通灾后重建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探索并联评价、并联评审、并联审批“三并联”模式,实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审批不过夜”。加大简政放权,将195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县(区)。简化办事程序,推行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实行项目引进单位三年跟踪服务。截至7月15日,全市纳入总规的项目累计开工率达到99.7%,完工率32.3%。通过政务环境优化和服务水平提升,重塑了雅安开拓开放的发展形象。
止懒治庸,根本在形成长效机制。立足抓常、抓细、抓长,把解决“庸懒”行为的着力点放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上。强化制度约束,制定出台“止懒治庸十不准”,给广大党员干部戴上“紧箍咒”。建立监督检查常态机制,完善以组织监督为主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为支撑的“一主、两支撑”大监督格局,建立“9+1”专项治理问题清单、整治清单和成果清单“三单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定《雅安市“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执行不力责任追究办法》,实行“一案双查”,既查直接责任,又查管理责任;既查案件本身,又查管理制度,确保“止庸治懒”长效机制落到实处。
(作者系四川省雅安市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