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决策权先关进制度的笼子里(6)

把决策权先关进制度的笼子里(6)

决策者要勇于担当 

之所以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是因为决策责任终身制必将导致一部分领导干部由于不敢承担责任而选择当老好人,当“好好先生”,当“太平官”。决策责任终身制既是权力制度的创新,又是干部人事制度的创新,既是对权力本身的约束,又是对权力主体的激励。领导决策从来都是与变化和改革密切联系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领导决策更强调变化和变革,变革和变革总是与不确定性相连,因此,领导决策总是伴随风险,这需要决策者要勇于担当风险和责任,这需要决策的勇气和魄力。

敢于担当既需要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又需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担当精神的指引,强烈的机遇意识是担当精神的载体。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前进的方向,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老百姓谋取更大的福利,这也是与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公共政策追求的是公共利益,追求的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质就是追求实现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意味着公共政策要不断优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切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进取意识,通过优化公共政策推动改革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更多的老百姓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增强机遇意识的实质是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坚持领导力和执行力的统一。抓住发展机遇就要把中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与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地意愿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吃透上情又要吃透下情。吃透上情就要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的施政理念、方针和政策,理解世界和国家发展的大势,把握住发展的方向和战略,一定要坚定,要毫不动摇。因此,要坚定方向和原则就要求领导干部对上一定要有执行力,坚决按照中央和上级的精神实质贯彻执行,务必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吃透下情就要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有什么机会,有什么挑战,要注重灵活性,要适应,要学会变化,关键在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敢于担当需要领导干部要处理好集体领导和敢于负责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面临的任务愈来愈繁重,情况也愈来愈复杂,光凭领导者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这就要集中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搞好工作,也就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建立和实行科学的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作用,防止个人说了算。同时,领导干部要有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需要决断的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拍板。根本来说,处理好集体领导和敢于负责的关系就是处理好共同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关系,领导干部之间要共同发展,班子成员之间要共同进步,既要万马奔腾,也要一马当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