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政治思潮的新动向(2)

当前国际政治思潮的新动向(2)

■国际政治思潮中关于人权的新观点

人权即人的权利,也就是“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针对西方宣扬的“天赋人权”与“人权大于主权”,美国东北大学教授、原康涅狄格大学哲学系与人权研究所助理教授潘琳(Serena Parekh)博士近年来通过研究阿伦特的人权思想后认为:“我们错误地认为,人权是天赋的,是不可剥夺的。” 但是,“我们不是生而平等的。”如果人不属于任何共同体,“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就是零,即“失去民族权利就等于失去了人权”, “一旦某个人没有国籍,……这种情况中的人完全没有权利”,因为“属于一个共同体的权利比人权本身更重要”。

为什么说属于一个共同体的权利比人权本身更重要?潘琳教授认为:“人权是同一民族的权利,20世纪表明,当一个人失去了他的民族,也就失去了他的权利。”

潘琳教授在书中指出,阿伦特人权研究的起点是,她发现了20世纪西方人权的新形式与新状况:无权利的是人,他们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压力成为多余者,同时因为政治运动而失去了国籍。阿伦特所选择的“无权利”一词非常重要,因为它表明了20世纪西方人权的一个主要矛盾:一旦某个人没有国籍,并且任何政治实体都拒绝保护他,那么,这个人只能被迫依靠他与生俱来的人权。然而,恰恰就是在这一刻,即一个人只是人的时候,人权是最脆弱的:“在抽象的、赤裸裸的人类身上,这个世界没有发现任何神圣的东西”。所以说,属于一个共同体的权利比人权本身更重要。

“人权高于主权”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借保护人权干涉别国主权,将战火烧到哪里,哪里就混乱取代秩序:萨达姆死了,并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伊拉克天天爆炸、袭击、教派冲突,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人权何在?卡扎菲死了,利比亚人民享受到了更好的人权吗?今天,利比亚遍地废墟,重建遥遥无期。穆巴拉克下台了,带来了埃及的民主、自由与和谐吗? 当今,那里日日血流成河,示威游行不断。这难道就是西方国家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的现代文明的进步?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拥有一个真正普遍的人权观念:他们不可能依赖于普遍的人类团结。辛格(Beth J.Singer)也指出:人权通过共同体规范的建立而实现,故而,权利并非先天的或者先于共同体的成员资格。这是因为,为了权利的有效性,即使权利存在,也必须使之在共同体中制度化;因此说权利先于社会是定义的错误。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