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一战百年 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4)

任仲平:一战百年 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4)

(四)维克多·雨果说过:“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历史的火炬,照亮我们的未来?

关于一战反思热潮的兴起,最直接的原因是战争的影响惨痛而深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百年前帝国主义主导的国际格局深刻转型的标志性事件。战胜国与战败国均遭到重创,欧洲文明涂炭。德意志、奥匈、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土崩瓦解,导致全球力量重心的根本性转移,欧洲的相对衰落和美国的“强势崛起”,开启了20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版图。

国际社会需要以史为鉴。然而,一些学者与政客炮制出“一战重演论”,把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把当前的东亚局势与一战前的欧洲局势联系起来,暗示中国崛起将打破地区与国际秩序,把世界带入另一场大战的深渊。这种牵强附会的类比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利用国际舆论对和平的期盼,将对战争的担忧与矛盾的焦点引向了中国。“一战重演论”正成为“中国威胁论”的又一个翻版。

百年一战,百年沧桑。当前世界战略格局、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较之百年前已全然不同,但一战暴露出的霸权争夺、零和博弈等旧观念仍未退出历史舞台,强调所谓“均势”和“绝对安全观”等西方论调依然以真理自诩。这也是为什么值此一战百年纪念时刻,世界对和平与发展的呼声如此强烈。

均势,是一个建立在西方历史经验基础之上的国际关系学概念。其逻辑是,均势被打破,战争随之而来。在打破均势的诸因素中,新兴大国对守成大国的挑战,被西方国际关系教科书屡屡提及。自一战以来,“大国冲突”“大国悲剧”“大国对抗”这些概念已经深植于西方对世界的看法之中。一战百年,西方舆论出现借一战比照中国的说法,就源于这样的历史观。

然而,今天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由单极向多极过渡的新时期,欧洲的历史经验再也不可能成为唯一解释现实问题的“黄金定律”。尽管如此,自19世纪逐步建立并被视为全球通行的“西方标准”,不可能痛痛快快地“退位”。特别是美国,甚至不再满足于均势,开始追求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绝对安全”。在他们的眼里,目前美国所享有的相对优势绝对不允许任何势力加以改变,美国的统治地位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撼动,为了保持这种“绝对安全”,甚至不惜使用一切手段,遏制可能挑战其地位的力量。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会招来如此多的质疑、敌视和围堵。面对“另一条道路”朝气蓬勃的发展,近20年来,西方或是故意夸张“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或是刻意强调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崛起没有引发战争”;或是反复渲染“国强必霸论”。这些舆论攻势甚嚣尘上之时,正是中国快速发展,并通过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显示出制度优势的时候。观点中所暗含的意识形态偏见,成为多种多样“中国威胁论”的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