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一战百年 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6)

任仲平:一战百年 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6)

(六)误用历史是一种罪过,而滥用历史更甚。用一战的历史经验“套解”今天的中国,掩盖了真正应当从这场大战中汲取的教训,它有可能带来两个危险。

第一,它有可能让人们忽视日本右倾思潮的复活。

不久前,反战代表作《安妮日记》在日本图书馆中被撕毁。以色列驻日大使康露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虽然是某些特定的个人和团体所为,却反映了日本社会整体的态度和氛围。”

右倾思潮与战争有直接关联。它是极端民族主义的土壤,是帝国主义情结的酵母。一战时的日本就如同一个浸泡在右倾思潮中的发酵体。没有这一发酵过程,不可能有后来的侵略战争。二战结束后,日本右倾思想的“发酵池”没有被清洗干净。在两强的冷战对峙中,日本轻而易举地找到了遮掩历史疮疤的借口,却失去了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已经成为亚洲无法实现和平发展的最大祸根,这是我们在纪念一战百年时必须清醒看到的。

今天的日本,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安倍试图重新武装日本的举措,与那些举着纪念希特勒标语牌走上欧洲街头的极右分子之间,似乎有着一种默契。一旦跨过“修宪”“建军”“重整军备”这几道门槛,日本军国主义的战车会不会隆隆发动?

警钟必须敲响。保持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高度警惕,认清日本试图掩盖重新武装的真实目的,坚定不移地遏制军国主义的复活,亚洲和平与世界和平才会有保障。

第二,用一战的德国比照今天的中国,还会带来另一种危险——战争预言的自我实现。

一战的教训告诉我们,认为战争不可避免的观念力量极为强大,它会一步一步地把对立方引向战争的深渊。

修昔底德说过,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战争无可避免,是因为“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这就是迄今仍然在决定着西方对中国发展认识的“修昔底德陷阱”。其危险在于,它看上去似乎是在提醒人们对战争做好准备,实际上却是在增加战争的必然性。“有关同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的观念可能会产生自我实现的后果。”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分析为什么一战不会重演的原因时,这样提醒世人。

正确反思一战、吸取教训的关键之一,恰恰在于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在世界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导致两败俱伤,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